延河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延河》杂志,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光荣历史,在共和共文学的奠基时期有过非凡的表现,号称“小《人民文学》”,在文学火热的20世纪80年代更达到超过13万册的月发行量。她的漫长时期的品牌积累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深刻的历史记忆,至今深入人心。今天30岁以上的中国文化人无疑不知《延河》。新版《延河》将以200个页码的超大容量,立足时代,围绕“文化的文学”、“人文的文学”这一核心理念,把文学放在文化、人文的维度上衡量,重估本时代文学的内在特性,将通过“第
文集访问量: 11024 次
音乐列表
陈毓现在想来,竟觉些许宽慰。这天早上我例外地早到单位,被同样例外早到的同事在编辑部楼下邀约,去隔一条朱雀大街的荐福寺“走路”。荐福寺中有千年古树十余棵,柏树、松树、楸树、国槐,从那些老树下过,像是心神的沐浴。我们绕小雁塔行,转塔。记得我说,既然转...
李子白若非亲眼所见,既往都是传闻。大概是2014年的夏天,经我从中介绍,忠实先生为一朋友的亲友文集写了序。书出,朋友感激,携了送先生的文集和装在信封里的两千元拜见。我虽告以老陈给文友题写书名和作序,乃至签名,从不收取酬资。单位的同事办事,只要他得...
周瑄璞1993年,我二十出头,仅仅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没有发表过任何文字。突然听到一个名词:陕军东征。在文学还算神圣的上世纪90年代,这个词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大家被这个神圣的词激荡着,颇有点到处逢人说东征的感觉。经常见到公交车上的男乘客,看样子不...
4月29日上午,我在下部队的路上,突然收到几个陕西朋友發来的短信和微信:陈忠实老师走了。我震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不是说陈老师的病基本痊愈了吗?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手机新闻随后证实了这个噩耗。今年春节前,我还特意给陈老师寄去了沈阳最好的辽参,希望能够...
王宜振4月29日清晨,许多人告诉我:陈忠实老师走了!我不相信!直到今天,我还不相信!我坚信他还活着,他活在亿万人的心里。不是吗?就在昨天,儿子还在诵读《白鹿原》,诵读他那用生命浇铸的文字。我坚信那文字会永远闪闪发光,照耀着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公元1942年8月3日(农历六月22日),陈忠实出生在西安灞桥毛西乡西蒋村的一个农民家里。沉睡了千万年的白鹿原,此刻并不知道原上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直到它的后生,扛着厚重的《白鹿原》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圈,白鹿原上才疯传着一句话:哦,陈忠实是这个...
暮春四月,从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回往京城途中,惊闻陈忠实先生于清晨近八时仙逝。一颗文坛巨星,就此陨落。我浑身一颤,心中刺痛,泪水夺眶而出。列车疾驰,一路上,我怔怔地看着窗外,一遍遍回忆与先生的交往,一次次怆然而泣下。初见先生,是在2003年夏...
周燕芬2016年4月29日上午,作家陈忠实先生的逝世,引发了三秦大地上的一场精神强震,并迅速波及全国,文学界乃至全社会对先生的缅怀追忆,如江流澎湃,汹涌而来。长安城像是一个文学国度,如我这样从少时钟情于文学,走到今天以文学为志业的人,这里有很多很...
吴兰兰今晨7时40分,陈忠实老师走了,惊闻噩耗,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心也跟着沉下去了。我想再叫一声,忠实兄,您一路走好!忠实老师一直是我崇敬的人,70年代我就知道他了。1980年,他的《信任》就已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那时候,人们除了读书,娱...
邢小利陈忠实的创作道路陈忠实,1942年8月3日出生于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北坡下的西蒋村。1962年高中毕业。同年秋任西安市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小学民请教师。1964年秋,调毛西公社农业中学任教。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借调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