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小作家
《莫愁·小作家》服务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青少年,兼顾高中学生。 杂志坚持以文学给予青少年德育、智育、美育,提升青少年的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 这种能力提升是一种全面的、可持续的过程,能够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乃至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涯。
文集访问量: 8658 次
音乐列表
没有一场大雪的冬天不叫北方,什么样的雪才是大雪呢?诗人陆游有诗句很妙:“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陆游的笔下,雪大概有上千顷那么广阔,洋洋洒洒地下着,像天上有人在抛撒花朵一般,一朵、两朵、三四朵……无穷无尽。小时候,我家院外有一条路,路南...
瓦青柿红,树高攀屋,筛出满院碎金,斑驳迷离。从记事起,那棵柿树就安扎在了院内,树干清瘦,树叶葱茏,与红砖青瓦的房子一起,照应着家人的安生。柿树守时,春天,枯枝起死回生般地发芽,青嫩娇羞;夏天,枝叶茂盛,遮蔽整个院落;秋天,硕果累累,似灯盏,光艳迷...
对酒的认知是从童年开始的。姥姥家在东北,妈妈说那是个人人喝酒的地方。妈妈偏不喜欢,说那酒太烈,喝下去火烧火燎的。不吃辣的我,自然对酒也没有兴趣。我是南方人,只在逢年过节喝些黄酒和糯米酒,点染节日气氛。有一年过年,姥姥打开一瓶葡萄酒,说这酒不辣,而...
母亲健在的时日里,我惯常安静地斜倚于墙边,或端坐于小板凳上,用欣赏的眼光瞅着她做家务。凝视着母亲那灵巧而变幻多姿的手指,我时而出神发愣,继而引发沉思,触发几许感慨。???母亲并非名门出生的大家闺秀,也没读过书,可母亲生性聪颖好学,长了双壮实而灵活...
午后,今冬的第一场雪飘落扬城,像一位友人不早不迟按时赴约。雪花,像开闸放笼的小精灵,一下子挣脱束缚,无拘无束争先恐后地奔向人间,一会工夫,就由稀稀疏疏变得越来越密,越来越紧,漫天飞舞。你看那雪花,飘飘洒洒,自由自在,附在各种物体上犹如白玉一般,它...
一天早上,我起床有点晚,爸爸妈妈已经出门干活儿去了。二哥和三姐坐在门槛上,看来今天二哥比我先起床。三姐留在家里,一是照顾我们吃早饭,再是负责做午饭。“幺妹,起来了,去吃早饭吧。稀饭在锅里,桌子上有咸菜。”三姐念叨。我很快吃完,就从他们两个中间跨出...
我从小就生长在太湖湾的小村庄里。有事没事,我都喜欢站在太湖边看看湖水,无论它是轻涛拍岸,还是狂风大浪,我伫立水边,总能感受到它给我的某种生命昭示。九死一生,这词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相对于肉体的疼痛,心灵曾遭受过的创伤远大于它百倍千倍。我虽生长在...
浙江建德之行,印象最深者,是梅城。“百丈见游鳞”的江水之畔,这座亲切小城,我在梦中似乎到过。梅城,千年古邑,是昔日建德县治和严州府治所在地。在梅城,我暗暗惊叹于古人择地的眼光。古梅城之址,实在是隐于青山秀水间的一处东南形胜。城,北倚高大雄伟的乌龙...
我常常会想起乡下老家的麦地。冬去春来,麦地里的麦子开始蓬勃生长,到了春末夏初的时候,麦子已经长得有半尺高了,风一吹,一波又一波的绿浪在无垠的田野里翻滚着,发出好听的声音。此刻,地头上的绿树也在风中摇曳着,枝叶“哗啦啦”地响着,和麦子摇动的声音互相...
我曾经步行观察过许多和南角墩一样的村庄,尤其是它们平静而安详的路口。标准化的村村通工程造就的路口改变了村庄原来的落后与艰难,它们又以一样的宽度表达着村庄的呆板和困境。路边依旧是延续了千百年的草木枯荣,所有写乡村的诗歌依旧能够找到确认,比如春风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