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荻川/广西大学《追忆似水年华》不同于传统古典小说主要侧重于对环境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客观情节描写,而是同时并重叙事主人翁“我”的内心主观世界自我的细微体验、思考和感悟。在关于普鲁斯特及其作品《追忆似水年华》的研究中,前人多注重并围绕书中时空结构展...
■郑传鹏/琼台师范学院一、前言传统性是指某些内容和传统内容相类似,因而被称为传统性。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中,传统性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多数的当代作家认为,应该放弃传统,进行创新,但是创新过程中,又继而发现,任何的创新都是基于传统的,传统和现代属于辩...
■曾永利/青岛大学《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所做的笔记类散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开封的情况,描述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
■王捷/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一、老子《道德经》与莫尔《乌托邦》比较研究之现状与困难人们始终都在考问我们应当以怎样的一种形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理想的世界成为人类寄托希望的精神力量。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折射成一种尽善尽美的大同社会,如《诗经·硕鼠》所说:“...
■牛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帝京景物略》是晚明时期描写北京及周边地区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历史地理类著作,书中记录129处名胜景观的历史渊源和变迁、原本样貌,以及园林设计的风格特点。此外,作者对当时北京及周边州县的风景民俗等进行了描绘;又因作者...
■明风飞扬/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程颢、程颐二兄弟共同建立理学,其根本问题是如何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二程哲学思想虽然大体相似,但无论在本体论上还是心性论、工夫论中都存在差异。关注人如何进行道德修养以提升境界的工夫论,最终目的在于让人“学以成圣”,而...
■王坤周丽颖/江南大学一、前言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古诗词作者常使用情物互通的手段表达情感,或借物抒情,或寄情于物。因世上有许多事物无法用语言直接进行描述,作者常用比拟手法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内心的复杂情感。比拟是借助创造性的想象,化物为...
■唐曹友/西北民族大学一、法学与美学法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具有调节性追求的上层建筑,其自身就包涵有秩序的价值之美,盈溢着法美学的意蕴境界。所以,当人们把美学概念引入“法世界”来对由高度追求理性意志构制的宏大体系进行审美思考的时候,法美学理论之意趣...
■董维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何谓“英雄”?汉末应劭的《人物志》里面,有对英雄的定义:“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意思是,英是精粹优秀的草,雄是卓越不群的野兽。因此,人们把智慧和武力两方面都非常卓越的人称为英雄。纵观历史,中国历代人士向来...
■黄小玲/安徽大学一、前言唐朝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代,文化贫瘠的广西在唐代也被诗人挥笔歌咏。唐代咏桂诗指的是内容涉及广西的唐代诗作,既包括广西本地诗人的诗作,也包括外籍入桂诗人吟咏广西的诗歌作品。唐朝特殊的贬官制度和广西偏僻的地理位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