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及海外。以视觉艺术为中心,反映艺术界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成就的图文并茂的综合性艺术杂志。(每期有北京及外地、海外文章,体现上海的包容性,重点为新视角、新作品、新领域)
文集访问量: 8328 次
音乐列表
周慧玲两岸戏剧从何谈起在两岸各自的历史脉络里,当我们用“戏剧”一词的时候,究竟指涉什么?近年大陆朋友常争论“戏剧”这个词的来源是否受到台湾学术话语的影响,文化交流之余,总有很多误解,只是我们大多选择不谈。确实,在台湾,名词使用有时候很松散,有时候...
重返“流”“派”京剧的“流派”是指在京剧表演中“流行”的“派别”,既要流行,就要有相当数量的演员来演,还要有相当多的爱好者欣赏。既然是“派”,就要有独特的表演风格或个性。京剧是中国戏曲的杰出代表,京剧中的流派,则是中国戏曲的一项独特标志。京剧流派...
李伟一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主旋律作品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存在。在我国当前的文艺理论与文艺政策语境下,“主旋律”指的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
孙红侠国家京剧院出品的《曙色紫禁城》,首演于2010年;2016年,在国京“致春天”系列演出活动中再现于北京舞台。显然,这出戏已经成为国家京剧院的保留剧目,也成为知名老旦演员袁慧琴非常看重的代表作。时隔六年,我们不难发现复排版相对原版而言,削减了...
谭根雄所有的无畏精神,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而应有的行为举措,却来自一次大胆的实践。这就是请君入瓮,并在混沌中寻找人类前行的路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教授是上世纪最重要的现代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推崇他,不如说:喧嚣的物理殿堂,是睿智和思辨的哲学圣地,因为...
张潇雨作为人类的创造存在——艺术,发展到当代艺术阶段,面临了自被创造之日起前所未有的混乱和艰难局面:传统型艺术与当代艺术二元对立;中西方艺术二元对立以及黑格尔的艺术将被哲学终结的预言和阿瑟·C·丹托的艺术终结论的出现等等。而所有混乱的发生都源于不...
安德斯·米切尔森+[丹麦]审美资本主义与视觉体验经济“审美资本主义”的理论主张看起来似乎是站在了批判理论的“另一面”,后者依然是文化研究领域一股强大的暗流。今天美学和资本主义的研究仍然被区分为审美的观点和针对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审美商品化的批评。一方...
刘洁上海双年展20年的发展脉络“双年展”一词是外来语,英文为Biennial,其原意并不局限于艺术展览,而是指每隔两年定期发生的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双年展的举办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树立其文化形象的重要手段,展示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上海双年展创立...
王艳云电影节已经结束,但由此带来的诸多话题却依然在发酵,不断地激起我们的思考,其中关于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上海城市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便是其一。这当然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成立之初就已经存在。但是随着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发展、上海影视文化产业...
谈洁6月城中文化盛事非为期14天的2016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莫属。电影节的热门场次依旧是开票即宣告售罄,上海电影观众的那份热情似乎是从上世纪电影登陆上海滩起延续至今。当毛尖老师蹚过番禺路的积水走到影城,感叹上海国际电影节是本城的一个“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