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及海外。以视觉艺术为中心,反映艺术界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成就的图文并茂的综合性艺术杂志。(每期有北京及外地、海外文章,体现上海的包容性,重点为新视角、新作品、新领域)
文集访问量: 8283 次
音乐列表
库尼伯特·伯林[德国]每天,超过一百万的图像上传到网络相簿,这些图像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艺术类课程教授“视觉能力”是必然的。虽然媒体的大量使用被视为塑造当代青少年生活的关键因素,但其他因素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不能被低估。青少年生...
阿列西·艾尔雅维奇[斯洛文尼亚]作为国际著名美学家,国际美学协会前主席、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阿列西·艾尔雅维奇(AlesErjavec)在国际美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提出“视觉转向”、“美学革命”、“后社会主义先锋艺术”...
多米尼克·布歇[法国][法]多米尼克·布歇(DominiqueBouchet)1彭斯羽译2自由人的任务即认识自身是可朽的并直立于此深渊的边缘,在缺乏意义的混沌之中,我们使意指显露出来。3——科尼利厄斯·卡斯托里亚迪斯(CorneliusCasto...
傅军2015年,上海的市民是幸运的,他们在一年间,遍览了一杆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那些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凡·高、安迪·沃霍尔、达利、毕加索、雷诺阿……这些曾经在不同历史阶段点亮西方美术史进程的名字,如今在中外有关人士的通力合作下,在同一年里,纷至...
谭根雄诚如作者所言:“每年一度‘小幅油画展及学术定位,不免沉沦于乏善可陈的格局之中”,原本激励作者探索创新被异化为一种新的“裹足”,让作者在连续四届“小幅”展后,“宛如骨鲠在喉一般刺痛”不得不发出“艰难”的呐喊,便有了题为“尺度,即是一种学术态度...
丁琦睿赵梁算是我的师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92级中专,但是当他毕业时我入校,其实没有任何的交集,只是偶尔会听到这样一个名字。赵梁学民间舞六载,日后却转而从事现代舞创作,曾旅居国外一段时间,回国后发现,中国的现代舞仍是十年前的样子,“还是西方多年前...
黄惠民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的《安娜·卡列尼娜》2005年3月在圣彼得堡亚历山大剧院首演,2015年11月献演于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其舞剧经久不衰、深受欢迎的原因在于经典性。结构凝聚原著精髓虽说舞剧是根据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江琳暌违三年,继《柴可夫斯基之恋》、《俄罗斯的哈姆雷特》和《红色吉赛尔》之后,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再度来到上海。在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上,我们有机会一睹鲍里斯·艾夫曼的代表作品——现代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享誉世界的圣彼得堡艾夫曼国立芭蕾...
张麟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这个平台已然成为上海现当代艺术发展和推广的一个孵化器,彰显出上海这座大城市应该具有的开放、包容、吸收、融合的国际大都市风范和艺术文化氛围。作为这一项目历届的评审,笔者亲历了这一平台从默默无闻...
郑慧慧玛莎·格雷姆是除伊莎多拉·邓肯外,最为中国人知晓的美国现代舞大师。她的“收缩—伸展”技巧在中国也几乎等同于现代舞技巧地被广为传播。但遗憾的是,除1983年美籍华人王晓蓝女士介绍格雷姆的真传弟子鲁斯·帕克斯为当时中国舞蹈的一代骄子华超、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