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1921 次
音乐列表
马戴《灞上秋居》书法心得百喜图毛主席七律《长征》郭信、男、一九四二年生,字晋文,号寿山,文醉堂堂主,平遥古城人。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前苏联国立卡拉干达医学院教授、中国跨世纪医药工程研究员、前苏联中医留学生导师、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第一批会员、...
2016年第9期截稿日期:2016年11月10日投稿邮箱:dlxby@sina.com初级出句1:雨润秧苗铺地翠;出句2:江山有景皆如画;河北王满景中级出句3:青莲盛夏舞朱笔;四川李蕴出句4:青莲照影遭虾戏;山西常文斌高级出句5:山中美景春来画;...
●陈和古人教育子女,多半是教耕教读。清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沈涵,撰一联云:愧无文字当安命;喜有儿孙要读书。为下一代好学而兴奋不已,喜表于联。清代学者王士祯家中悬挂着祖传的一幅对联: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可见其用...
●常文斌拗救是律诗中的补救措施。按潘家农先生的说法就是:“拗是违律,救是不得已。”有些联友在对联中也采用了拗救,有的甚至还因此被人赞为精通联律。其实,恰恰相反,这正是分不清联律和诗律的表现。诗律和联律尽管有共通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诗律不能代替联...
前言为提高当代对联创作水平,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于今年七月初开办了当代对联创作高级研修班,开班以来,师生热情高涨、关系融洽、学习效果良好。为了更好地弘扬对联文化,并和对联高级研修班做好衔接,经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决定,特开办对联创...
(2016年第9期)下一期截稿日期:9月18日邮箱:412683922@qq.com文义联谜削贪首;(贝)挖腐根。(府)嫁出女;(家)生有男。(甥)沐于雨下;(霂)立在风前。(飒)竹争奏曲;(筝)草采为蔬。(菜)内蒙包苏日嘎拉吐车排后;(辈)人站...
●曾洪根中秋历来是我国文人墨客赏月赋诗的绝佳时节,不仅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月诗,而且也有不少富有时令特色的咏月联。中秋之夜,读读名人的赏月佳联,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可谓一乐。现撷取精华,以飨读者。唐代诗人李贺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度被...
●霍金林烧火佬(厨师)烧火佬,即厨师,以烹制菜点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通常意义上,厨师是指对烹饪已经高度熟练掌握的人,他们熟悉食物制作的各个方面。旧时代人们称厨师叫“烧火佬”、“火夫”、“厨...
●康振惠对联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但中国人喜爱,有些外国人也对此情有独钟。1890年光绪皇帝大婚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赠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刻了这样一副对联,很受时人赞赏。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清代嘉庆年间,苏州园...
●石中才诗有组诗,歌有组歌,画有组画,对联也有组联。组联,是将主题相关、内容相近的两联或两联以上的对联组合在一起,即被叫作组联,也有学者称作“套联”。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常江先生在他的专著《中国对联谈概》中说:“在某种情况下,作者难以用一副对联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