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1418 次
音乐列表
□罗茜一、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⒈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艺术体现民俗也可称为民间风俗,是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独特的物质、精神、语言文化的总称。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闲暇之时,用不同的精神娱乐方式来休闲与放松,由此便产生了民间美术。人们...
□郑雪霞山水画不仅可以表现恬淡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能够对画家人格理想以及思想感情进行传递。我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就是宋代,宋高宗非常重视绘画艺术,宋徽宗时期的画院制度也已经非常健全,培养了大量优秀绘画人才,绘画艺术技巧得以创新发展。山...
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尝于除夕之夜微服私访,偶遇一劁客家门无联,问明缘由之后,太祖霸气共诗兴齐飞,才思与仁心一色,在联坛留下了既雅且俗、亦雅亦俗、雅中有俗、难分雅俗且注定烛照联坛之千古名作: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十五日后,京城诸人皆看上元...
窃以为有记载的好些对联神童,不少有穿凿附会之嫌。比如某书上说纪昀年幼时上课玩鸡崽,被一姓石的私塾老师将鸡崽摔死,后来该老师出句“细羽家禽砖后死”,纪晓岚便对了个“粗毛野兽石先生”从而报了一箭之仇云云。你信么?反正我是不信的。可就算我不信,下面这些...
蜀人苏舜钦的爷爷苏易简,在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时,太宗赵光义责考生皆临轩复试,于是苏易简洋洋三千余言,文不加点一挥而就。赵光义览毕,甚为赞赏,曰:“君臣千载遇”,擢为甲科第一。苏易简遂以文章名扬天下,时年二十二岁。而在《新编百家金声巧联》...
中华传统文化,一是经典,二是民俗。经典在一代代的教科书里默默地传承着,而民俗则在民间用各种仪式上演着。题过“中华经典”后,从本期开始,成联月赛题“中华节气”。中国古代最发达的科学是天文学,24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
□傅海青新年总是从最寒冷的时候开始。此时,万物归于沉寂,动物正在冬眠;草木将生命交付给大地,等待着下一个春天。人,也应收敛自己,享受一下慢生活,修复消耗了一年的灵魂和身体。然而有一群人无法慢下来,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他们席不暇暖,栉风沐雨,冬...
陈智强国粹新年贺州扬,骚坛良日乐天堂。兰亭聚会遗风在,饮酒赋词咉月光。诗节诗人吟诵赏,网迷网友叙谈长。一觞一咏迎春晚,唐宋声音韵满堂。陶振扬欣遇佳辰交趾望,桂江山水尽霓裳。贺州街巷歌瑶乐,百越戏园奏壮章。古韵雅声传唐宋,新诗妙语吐芬芳。诗潮词浪涌...
□李牧童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赋见长。七子之中,他是出身最好的一个,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位至三公,父亲王谦做过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到王粲这里,算是妥妥的『官四代』,论门第之高贵,堪比『四世三公』的袁绍家族。此外,他大概也是七子中长得最丑的一...
□刘可亮分咏诗钟,以分咏两物不相类属而属对精工为特点。无情对,靠密集运用借对手法实现审美错觉上的精工,而上下句常不搭界。这二者有极为相似的特质。由此,笔者于二〇一〇年初设想:若将诗钟与无情对嫁接,则可实现优势互补,衍生新的艺术门类——无情钟,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