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
《岁月》本刊是大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综合性文学月刊,以发表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评论为主,目标受众群体是个人素质、知识层次都较高的白领阶层和各个年龄段的文学爱好者。
文集访问量: 10259 次
音乐列表
屈绍龙二十五年前,我,一名高中生,却没有饱尝过毛衣的温暖。记忆中,我的第一件毛衣,不是母亲织的,而是一位要好的同学赠送的。母亲不会织毛衣,我所生活的家庭没有见过像样的毛衣。毛衣,对我们整个家庭来说,就是奢侈品。那时,在我心中对毛衣的奢望,不啻于当...
刘向阳早就听过“华北的桃花数天津卫,天津卫的桃花数杨柳青,杨柳青的桃花数大柳滩”一说,今年有幸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大柳滩桃花节,目睹了万亩果园十里桃花的壮观美景,真的让我大开了眼界。兴奋之余,我禁不住感慨万千,没有和谐盛世哪能有眼前美景!于是,我的思...
窦宪君有什么话就和星星说吧。星星是一颗一颗挂上去的,挂着挂着就挂满了天空。我和他说,我要是想上天,你做搬梯子的那个人吧。话说出来就后悔了,要是胆小的听了非吓跑了不可。他没有吓跑,同意得很干脆,感觉已经拉开了架式,直奔梯子而去。我倒是被吓着了。其实...
李秋晨严格地说,见到真正的大海,是在我四十岁左右的时候。我先后到过渤海、黄海和东海。在指定的海域内,也曾坐过渡轮、快艇和舢板,在海面上来往穿梭过,那种海风裹着浪花扑面所带来的快感和惬意,至今仍记忆犹新。海,确实宽阔、浩瀚。面对烟波浩渺、水天相接的...
吴昕孺村庄长在一把古老的蒲扇上,像成语长在字典里,几百年来一模一样。村庄里住着一些人,因为这些人于是有了村庄。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几百年来一模一样。每个人的一生都仿佛同一个人的一生。除了村长,村里总是繁殖着同样的命运。村长至高无上。村长是村庄...
都梁草斗乡间农具,比如斗,历来我敬若神明,宛如虔诚教徒,朝圣路上,顶礼膜拜。一件件简陋的古朴农具,盛装着村庄的昨天,是父亲与土地搏斗留下的立体史册。父亲总是把它叫小斗,是用荆条编织而成。荆条家前屋后,遍布丛生。圆蛋鼓轮,底部弧圆,上部敞了圆口,看...
李家淳此身为客客家人总爱寻根,尤其是家族渊源,一代代难以丢弃。不论到哪里,都得带上祖宗牌位,待安顿妥当之际,头件事就是在正厅墙上,放置好先人的牌子,每日祭拜是免不了的。他们相信,逝去的人尚在冥冥中遥望着尘世。那些故人,肉体早已羽化登仙,但灵魂不会...
石嘉我现在靠一份退休金生活,在南方的大城市有固定居所,原籍已无亲人。每年清明的时候,我都要回苏北老家曹集一趟,除了祭奠祖坟,我这辈子难以割舍的还有儿时的老师。她是我的启蒙老师,在当时的知识女性中有些标新立异,她是抽纸烟的,中指和食指的二分之一处夹...
路来森铜壶“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阿庆嫂是这样唱的。一把铜壶,煮三江之水,气势豪迈得出了门槛。有点儿玄,有点儿远离了生活,浪漫、张扬得离谱了。这更让我觉得,还是我的祖母的那把铜壶来的实在,来的实际,那种贴近生命的烟火味道,亲切到骨髓里。鼓腹,...
胡泊他,是一国之君,却不愿治理国家。他,虽才华横溢,但却饱经沧桑磨难。我欣赏他,倾慕他,是他的词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王国维曾评价他的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些词,正是他悲惨人生最真实的写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的词不似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