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文集访问量: 7636 次
音乐列表
孙洁北平/北京和老舍创作的血肉关联已不必再证。暂不论老舍写的那些北京城的三教九流、男女老少、风物流转、市井沧桑,他一生写作的成败也往往与能否终于“求救于北平/北京”①老舍:“这回还得求救于北平。”语出《我怎样写〈离婚〉》,《老牛破车》,《老舍全集...
王童杨剑龙在当代文坛上,贾平凹是一位勤奋踏实、不断探索的作家。继完成长篇小说《高兴》后,他把目光重新投向熟悉的乡土,怀着探究“文革”历史悲剧的强烈使命感,竭尽四年心血,写就长篇新作《古炉》。贾平凹以记忆中故乡小山村的“文革”生活为原型,以“密实的...
艾伟革命曾经是狂暴而壮阔的,具有无与伦比的先锋性和感召力。在革命过程中人性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和巨大的能量,革命的历史是泥沙俱下的,也是鱼龙混杂的,它的底部律动着个人的心跳,混杂着个人的理想、野心和私欲。但所有这一切都笼罩在一种创世般的天真氛围中,...
王尧初清华的博士论文《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在修订之后即将付梓,作为她的导师和同行我为之高兴。本书出版之际,适逢学界讨论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历史,因而有了特别的意义。学界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初清华博士这一代青年学者对种种问题...
范培松在中国文坛上,一个在场主义散文的幽灵在游荡。二○○八年,以周闻道、周伦佑为代表的一些散文家和理论家发表了《散文,在场主义宣言》,当时引起一些反应。但是,人们还是以静观的态度对待。一个文学流派的产生和成熟,必须有这样三个条件:一是要有领衔的作...
高晖能有机会与各位探讨当代文学与传统的问题,这对我也是一个梳理思想的机会。汪曾祺说:“只要用母语写作,就离不开传统”——的确是这样: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一直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染缸中浸泡,从开始用汉语阅读,我们就接受中国文学传统文化的簇拥,这些都已形...
王光东传统就像一条绵绵不尽的长河从“我们”身上流过,我们身处其中,根本就无法逃离它的浸润,因此从理论上讨论“我们”与传统的关系似乎没有太大的必要,它本来就是我们生活和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再提起“传统”的问题呢?“传...
赵慧平在当今特定语境中说文学与传统的问题,确实触及到了一个亟待研究的中国文学发展的核心课题。林建法围绕“文学与传统”提出的几个相关问题,也正是需要文学界给予重点关注的。文学与传统看起来是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以来的一个老问题,甚至也可以简单地判定,文学...
陈晓明今天中国的文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似乎所有的事都不重要,重要的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中国当代到底有没有好作品?关于好作品或伟大作品的焦虑,几乎又变成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理由。仿佛不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文学的存在都成了问题。然而,在今天,回答“好作品...
雷达二○一一年申报“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青年批评家多达七人,且各有强项,一时难以厘定,而入选名额最多却只有两个。我和朱向前负责理论部分,通读书稿后,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杨利景和赵月斌。继而递交全体评委审读、投票,仍是他们两位领先。事情就这样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