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文集访问量: 7655 次
音乐列表
余华的长篇新作《文城》通过看似俗常的故事结构和简明的人物关系,演绎了一个情义与暴力相交织的传奇故事。在简约的故事中,小说借由“追寻”母题的意义转喻,逐步显现出传奇故事的情感底色,在桩桩件件荒诞离奇的事件中,注入了绵绵无绝的深情厚谊。小说在情感与伦...
2020年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世界性的大事件——新冠疫情带给我们一次深刻反思的契机,已经有学者提出“后疫情时代”文学的转向问题,我们也期待文学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就像张光芒教授所说的那样:“后疫情时代的文学必将是在被新冠疫情冲毁了的...
一顾双红是一个孤绝的复仇者。在完成传奇性的复仇后,她静待死亡,七天后离开人世。多年后,村里的人想给她修一座庙,一时不能实现,求助于“我”。“我”建议村里的人先修个纪念馆,时间久了就成了庙了。后来的情形不得而知,或也不必知晓。可以确定的是,顾双红以...
在当下的文学评论中,评论家李敬泽的文学评论和随笔具有独特的价值。他是少有的能将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和西方思想理论相融合的当代评论家之一,是一位探险家型文学评论家。他的评论形成了理论化融、文气贯通、亦庄亦谐的文体风格。一、探险家型文学评论家的思维方式同...
一、深度抒情的转型杨牧与余光中一样,同属“五项全能”高手,诗歌、散文、翻译、评论,样样了得,还兼擅编辑出版,作为文坛典律化中坚,两次荣登台湾十大诗人榜单,实至名归。《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的编者基本采用叶维廉的评语:“杨牧是位‘无上的美的服膺者,...
若干年前,不明缘由的触动,我萌生了离开家乡——假如上海是我的家乡的话——去别处生活的念头。此念一生,即如毒蛇般纠缠了好几年,毕竟,离开父母之家远行是一个困难的决定,而且,两个孩子尚年幼,都还没上小学。但终于还是执念得逞了,我到了南京。本来的首选目...
陈剑晖张金城在当代散文界,穆涛是一个“异数”,一个独特的存在。对于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异端,笔者此前并未特别关注,只觉得他的散文理论纯属“读稿人语”,并未入流;他的那些“千字文”,也未必能醒人耳目。最近有机会通读了穆涛的全部散文和杂感,包括他的...
一、贾平凹的“革命”与“穆涛体”的先锋践行对穆涛散文的讨论、研究甚至“争议”都说明,其已经是一种给当下文坛带来深刻启导且被读者广泛认同的文学创造。对此,丁帆教授称之为“穆涛体”,他说:“以杂文进行思想表达,自现代以来一直是以鲁迅先生的‘匕首与投枪...
以前,我读过穆涛的一些散文,也读过他对散文的论述,常感到眼前一亮。这次,有缘得以读其全部作品,受到很大震动。这种震动既有关于他这个“人”的,也有关于他散文的,还有关于他的文学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如将所有这些概括起来,那就是:穆涛不是一般的散文家...
新生代作家这个概念已经有30年的历史,当年的青年才俊,已跻身文坛主力阵容。广西作家东西可以说是新生代作家中的佼佼者。东西作品量少质高,长篇小说《耳光响亮》改编为电影,2004年获金鸡奖提名;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改编电影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