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568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香灵儿
  • 混沌虚空
  • 新雷第一声
  • DiWan
  • 岚若西谷
  • 谷一

陈靖怡生态批评于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美国,并于90年代迅速向全世界波及。根据胡志红老师的观点,中国生态批评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初见端倪。至今,这一舶来品入驻中国已十余载,尤其是新世纪后的这些年,可谓是其繁荣兴盛期。2007年刘文良老师在《当...

浏览全文 阅读(32640)

母题作为文学术语主要是源自于西方的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在文学、神话学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关于母题的概念和定义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母题是指叙事文学中的最小的基本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方卫平在《母题·批评...

浏览全文 阅读(32592)

王丽莫里森通过小说《仁慈》探讨了荒诞对个人、集体和世界的影响。荒诞使人处于“孤儿”状态,使集体趋于瓦解,并使世界变成一个恐怖的死亡区。尽管荒诞对人、集体和世界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莫里森和加缪都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在否定了自杀和精神自杀之后,他们都...

浏览全文 阅读(32542)

众所周知,白洋淀诗群、“今天”诗人和朦胧诗潮是今天我们研究文革到新时期先锋诗歌的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因为其诗歌具有现代主义特征并因其反抗性和始终贯穿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性,从而在与那个时期的诗歌美学和研究视阈的合拍中获得了广泛认可。而今天看来这些诗人和...

浏览全文 阅读(32565)
夜行人(外八首) 2023-11-09 08:48

夜行人夜黑得太静,静得太黑。一个人惟一一个人,还出现在隧洞里他为什么要在如此深夜一个人孤身上路?隧洞里,另一侧的灯光仍然关闭在这一侧,他继续埋头行走他的脚步,仿佛大地的脉搏在隐秘之处“咚咚”作响一个人,快要走尽了半明半暗的路途身无长物,连他自己和...

浏览全文 阅读(32532)
对 岸(组诗) 2023-11-09 08:48

深冬河流结冰,疲惫的旅人放弃呻吟、尖叫、哀号,那些拐弯中带电的沙沙声当孤寂的深渊来临,岸边一片槭树林,从它树荫下爬过的瓢虫也爬过了你的裤管一粒火星,一个暖水瓶里的热气槭树叶慢慢划开水波,你怎可怀疑那来自某处的呼吸,宁静的刻骨的某物不要对我供出世界...

浏览全文 阅读(32474)
秋天传:二十四歌 2023-11-09 08:48

1我将在一百二十岁的时候睡去在下一个人写到秋天的时候醒来。2夕阳就是曙光年龄盖住爱情的马脚。秋天里,落叶要回家,脚步踩在秋虫上这灿烂的、想哭的速度让远方幽独,人在菊花里。3谣曲从另一个世界传来,从泥土里。暮霭很低,祖母的果园挂满许多或紫或橘黄的颜...

浏览全文 阅读(32430)
未圆湖或马鞍山 2023-11-09 08:48

周洁茹我坐在杨美丽的旁边,在露比没有心情见我的日子里,杨美丽带着我逛中文大学,杨美丽住在明教授的楼下,她指给我看小太太的车,那台车真是大极了。她说你非要去看北岛吗?他又不住在这里。大学站的某一个出口,有一个很像自由女神像的自由女神像,穿着彩虹布的...

浏览全文 阅读(32429)

杨长江夜色中的房子两边列着长长的队伍互不作声往前,往后,孤独排成射线你坠落在门边——进入即是生活房子是一个收留所那些避难的人们有人在此找到幸福,有人在厨房被菜刀割伤手指,有人打开后门在荒林中消失我的孤独在门外当我安静下来,我就会走到对面的山上,看...

浏览全文 阅读(32425)
印江之印 2023-11-09 08:48

印瓦这是第三次到贵州。第一次到贵州便喜欢上了乡下的瓦,很大,一片一片地覆在房上。贵州乡下的房子和中原的很不同,中原的房子起在平地,等闲摸不到屋顶。可贵州乡下山地居多,房子都是因势而起,且常临路边,站在路的高处,便可以摸到瓦。第二次去贵州的时候,在...

浏览全文 阅读(3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