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2014 次
音乐列表
田兆元最近清华搞建筑的一个小伙子的一篇游戏文字把大家都搞蒙了:原来民间的信仰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而又是如此的简陋破烂,奶奶庙颠覆了大家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既没有全盘西化唯洋是从,也不是忠孝节义传统文化,而是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现实主义。那些对于建筑的...
应国靖松江,这个曾经叫县如今叫区的地方,是每个上海人都熟悉的。人们知道松江在元十四年就已被称为松江府,这是元代起设立的地方行政建制区,它是上海历史文化之根,因此有了“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之说。讲到松江的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著名画家...
许朋乐这些年,中国电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制片量大幅度提高、银幕数快速增长、票房的剧上升,单片票房不断刷新……尽管艺术质量、专业水准、运行规范、从业人员素质等仍然引来许多诟病,但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在告诉我们,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正处于...
曹致佐一提起三十年代的电影明星,人们自然会如数家珍地提到阮玲玉、王人美、黎莉莉、胡蝶、陈燕燕、金焰、郑君里、张翼……这些曾在影坛熠熠生辉的风云人物,从崭露头角继而纵横影坛,与一个慧眼识珠的导演密不可分。此人是谁?那就是导演孙瑜。在他的善于挖掘和大...
罗晓采访那天,天空中飘着小雨,我于中午两点来到上戏,在绿叶掩映的紫藤庐旁办公楼里寻到了陆军教授。他的办公室并不难认,在一楼走廊尽头的墙壁上挂着“编剧学研究中心”“文本孵化中心”“劳模工作室”等大大小小的牌子,那便是陆军教授的办公室。门是开着的,有...
陈雷十一国庆前夕,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丁和关于丝路题材的两个影展在无锡和南京同时举行,一个是在冯其庸学术馆举办的《丝路精魂——丁和古代龟兹石窟壁画艺术纪实展》,一个是在南京举办的《玄奘取经之路——丁和寻访影纪展》。这两个主题相近的影展,既反映了...
周原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油画家肖谷的工作室设在军工路翔殷路交叉口附近的“五维空间创意产业园”里,他是这里的第一批艺术家“原住民”,也是而今依然“坚守”的为数不多的几位。这里曾经是上海国棉三十二厂的所在,而它的前身便是由民族企业家强锡麟于1946年...
秦岭我并不很清楚标题中写在张旭儒名字后面的这个短语,是否很好地概括了张旭儒和他的音乐。事实上,是这个短语自己,在我和张老师聊天的中途忽然地找上门来,用最肯定的语气让我相信,它说的就是坐在我对面的张旭儒。那时候我们正坐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的咖啡馆里。...
马信芳万里长城宛如一条长龙,西起嘉峪关,東至山海关。“两京锁匙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距山海关4公里,长城由此入海,世称“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长城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澄海...
吴宗锡严雪亭,1913年生于江苏苏州。学名仁初,11岁时,入银匠铺当学徒,听评弹入迷。14岁时,拜名家徐云志学弹词《三笑》,取“程门立雪”之意,定艺名“雪庭”,后又改为“雪亭”。出道后,先在江浙码头演出,1930年代进入上海渐有声名,后因《三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