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1946 次
音乐列表
鲍世远魏绍昌,一位心真意诚的文史学家,一个以读书、买书、著书、藏书、赠书为乐的书人,以真诚相见、热忱相待的盛情,与戏曲界、电影界、书画界的众多艺术家往来颇深,尤其和京剧、昆剧、越剧、评弹等表演艺术家交往很多,成为知心朋友。魏老曾在上海市作家协会资...
桑逢康“铺席者何,与民同乐也”我最初知道“荒煤”这个名字,来自茅盾先生在1941年写的一篇散文《记“鲁迅艺术文学院”》,其中有一小段:“……看见那边一小堆人谈论得很热烈,从前线回来不久的小说家荒煤,在滔滔不绝有声有色讲述前方的文艺工作,民众运动…...
涂石王仿是王文华的笔名。虽说今天的年轻读者对他可能感到陌生,但像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对他却是十分熟悉的。虽说,他离开我们已经22个年头了,但他留给我的印象却是那样的深刻。因为他对民间文学事业钟情,为它付出了自己毕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对民间文学理论...
徐荣芳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成立之前,艺术大师笑嘻嘻费尽心血,日夜操劳,忙进忙出,忙碌数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有红花,没绿叶,戏演不了。招学员,远水救不了近火。怎么办?他不愧为老“大公”老团长,灵机一动,独辟蹊径,找出新路,吸收群众文艺积极分子。他与...
巴金说:“那么现代文学的藏书,除了唐弢就是你(姜德明)多了吧?”“除了唐弢以外,大概你藏的新文学书最多了。”(姜德明著《与巴金闲谈》文汇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49、75页)。这是姜德明先生1988年10月24日赴上海巴金居所和1995年7...
鱼丽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是画家永不褪色的气质。在“画二代”中,谢小珮有实力,有思想,但为人低调,且不张扬,只有慢慢走近她,与她交往,才能懂得她的那份真诚待人的善良之心,才能感受她浸润于艺术奥府的那颗虔诚之心。远离浮华,踏实做人;数十年默默无闻...
袁龙海庚子伊始,新冠疫情肆虐,危害程度出乎预料。疫情在中国稍稍控制稳定之际,4月中旬,接到沈虎发来电子请柬,他的《水墨解说》个人画展,在上海中国画院展厅如期举行。这让我颇为意外,同时欣慰于生活可以恢复正常。此展取名为《水墨解说》,是沈虎去年年底在...
姚育明壹某日,一朋友拉我进一小群,在群里发现了金柏松,互相打了招呼,简单而又热情。这在微信世界很常见,一个人久久不见,哪怕不是朋友,但突然地在某个群里又遇到了,这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时间流逝得很快,比如金柏松,三十多年没见了。那时我在上海美术电影制...
曹正文2001年春天,台湾宜兰大学邀请我去台湾参加新武侠小说的学术研讨会。我想趁这个机会,对“台湾十大文化名人”作一次采访,这个计划得到单位领导同意后,我便开始拟定“台湾十大文化名人”的名单。首先让笔者想到的是柏杨先生与余光中先生,柏杨是我最尊敬...
韦泱引子淅淅沥沥的梅雨声中,一百又六岁的上海文史馆员,集诗文、书法、鉴赏一身的著名学者周退密先生,于七月十六日晨驾鹤西游了。周老1914年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早年曾任上海法商学院、大同大学教授,后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