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1979 次
音乐列表
木曰雨2019年4月28日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随着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最后一个音符从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陈家怡指间流出,堪称华语世界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度过了她在诞生地上海的六十大寿庆典。站在舞台中央、担任小提琴独奏的正是六...
曹畏今年4月20日晚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旅居该国的著名美籍华人钢琴家巫漪丽在观听音乐会结束后,突发急病,不幸去世,走完了她89个春秋的人生之路。网上立即转发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报道她去世的消息,很快热爱她的音乐听众和她曾工作过的上海交响...
程子真近日,大型红色海派原创杂技剧《战上海》在美琪大戏院落幕了。由上海杂技团和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排的《战上海》,在展演的三天期间座无虚席,展演结束话题升温,观众围绕着让人耳目一新的杂技剧形式展开热烈讨论。在杂技剧《战上海》展演期间,记者深入剧组...
罗晓解放前夕的上海暗流涌动,黎明前的夜色更加寒冷,李侠和兰芬潜伏在危机四伏的上海。敌人步步紧逼,无数的战友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李侠吞声饮泪坚守到最后一刻,“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无数的生离死别过后,他慷慨就义,只留下那道红色的电波成了一代...
申城“红五月”的舞台,有些别样的红色。为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多家国有文艺院团推出了一系列红色题材舞台佳作。这些作品既有原创新作,也有对红色经典的创造性重塑,如:新编现代京剧《北平无战事》、音乐剧《国之当歌》、中篇...
为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多家国有文艺院团推出了一系列红色题材舞台佳作,如新编现代京剧《北平无战事》、音乐剧《国之当歌》、中篇评弹《初心》、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等。本刊这次以较大篇幅刊载了两篇专访...
“上海之春”“白玉兰”首次携手亮相,共同擦亮“上海文化”品牌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和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闻发布会日前在市委宣传部举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节,诞生于1959年,拥有60年历史。上海白玉兰戏剧表...
写完《织女绣娘的当代传奇》,照例先发给主人公看一下,防止有记录或理解偏误。意想不到的是石柳莎一下给我回了48条微信图片和若干段语音!于是顺理成章就有了这个“续篇”。我对石柳莎的采访无论是当面对话还是手机的隔空交流,其实主要都是石柳莎的口述,她像个...
黄佟佟知道咏梅是在七年前。当年追电视剧《悬崖》,被剧中演男主角张嘉译妻子的咏梅震到了,真是惊为天人:天哪,怎么有气质这么出众的演员?那端然百媚的姿态把女主角衬成了个俗不可耐的大土妞。后来一查,原来她叫咏梅,蒙古族,是黑豹乐队前主唱峦树的太太,我最...
金涛中国电影第一次包揽柏林电影节的男女影后,令人无限感慨。媒体关注的意义有三:一是上海出品,重现海派电影现实主义传统的光辉;二是演员诞生,影后咏梅和影帝王景春在国内影坛原本无缘跻身大红大紫明星行列;三是王小帅回归,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再度回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