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85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香灵儿
  • 林沐风
  • 新雷第一声
  • 岚若西谷
  • 牧雪吹箫
  • 混沌虚空
关于桑德尔论市场 2023-11-09 08:48

熊秉元学术界的名人轶事里,有些和金钱牵连在一起。诺贝尔奖得主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1915-2009)的《经济学原理》,是经典,也是畅销书。日文译本的学者,单单是靠日文版的版税收入,就成为小富。他用版税买来的房子取名为“豪贵之宅”...

浏览全文 阅读(27152)

梁小民一九九四年我在美国学习时,曾参观过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门票十五美元,这对当时的我是一个高价,犹豫片刻之后,还是买票进去了。一进门首先看到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这幅画强烈震撼了我,与过去看印刷品时感觉完全不同。还看到了许多难得一见的...

浏览全文 阅读(27085)

陈方正一九六六年返港到中文大学教书的时候,我渴望能够见到钱宾四先生,却很失望,只风闻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已经离开中大多时,在沙田隐居,其后不久,更听到他飘然赴台定居的消息。到底为何如此决绝,不但退出一手创办的新亚书院,更离开艰苦奋斗十数载于斯的香港...

浏览全文 阅读(27099)

商伟袁行霈教授是我的硕士导师,我是袁先生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当时攻读硕士学位需要三年时间,但我们那一届特殊:由于一系列阴差阳错,我们一九八二年九月入学,一九八四年底论文答辩,两年半就毕业了。应该说,我从那时开始,才真正...

浏览全文 阅读(27054)

姜奇平互联网+中国=三。当前的中国,正在兴起“互联网+”热。互联网+制造、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加遍了一切传统。最大的互联网+,恐非“互联网+中国”莫属。万物的背后都可以追溯到“三”这个根。三,作为中国的根,是指包容(执两用中,即“在两端之间”)...

浏览全文 阅读(27073)
日本文学评奖一瞥 2023-11-09 08:48

月庵众所皆知,菊池宽创设“芥川赏”为的是奖励“纯文学”;“直木赏”则针对“大众文学”。因为这一区别,囿于传统偏见,华文读者往往把“芥川赏”看得比“直木赏”高级一些:“文学、艺术就是要纯,不能受污染。写武侠、写侦探,为了钱而写,怎么行?!”关于“纯...

浏览全文 阅读(26968)
此间仁爱 2023-11-09 08:48

康太一儒家之“仁”与基督教的“love”作为中西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概念,常被中外学人拿来比较研究与讨论,或探知其异同,或阐发其融通,或以此为切入点寻找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世界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一九九六年,比较宗教伦理学学者姚新中就曾在英国著述出版《儒...

浏览全文 阅读(26965)
一个人的朝圣 2023-11-09 08:48

陈少华蕾秋·乔伊斯,本来是一个英国的剧作家,有一天开始尝试写小说,结果一出手就入围了“布克文学奖”,现在这部作品已经畅销近四十个国家。但仔细读过之后,发现这部名为《一个人的朝圣》的小说,其实不具备任何“畅销书”特质,今天这样一个各种信息泛滥、拼命...

浏览全文 阅读(26997)

石小军我们的印刷术传到欧洲较晚,使得中世纪的西洋人别无选择地长时期内拿手和笔来记录他们的世界、宗教和各种正野史。人力有限,产出也终究有限,人和物即变得珍贵起来。有文献证明,在七、八世纪的爱尔兰,杀死一个具备书写能力、受过严格训练的职业书记和杀死一...

浏览全文 阅读(26985)
解构神学之解魅 2023-11-09 08:48

孔锐才在今天谈论解构会否显得不合时宜?尽管“解构”这个名词在西方人文学科中已很少被提及,但解构所建构的神话仍旧牵动着欧美思想界的神经。在宽泛的意义上,解构不单是一种哲学理论,而是一个松散却旨趣相近的思想流派。在解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的当代欧洲大陆哲...

浏览全文 阅读(26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