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88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末文
  • 混沌虚空
  • 林沐风
  • 孤树
  • 蓝欧
  • 落红飘雪

孙焘《不朽的艺术》是一部讲述中西艺术史的学术普及作品。与常见的艺术史写作相比,其特点在于中西艺术经典并列,古希腊的雕塑与中国的青铜鼎、文艺复兴的油画与宋元的山水画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不朽的艺术》回应着时代的呼唤。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对于“艺术”的...

浏览全文 阅读(26248)

杨弋枢二○一五年春,洛杉矶红猫当代艺术中心放映了菲律宾导演基拉·塔西米克的影片《甜蜜的梦魇》,一部近四十年前的以反思西方文化渗透及批判后殖民为基点的菲律宾独立电影,在洛杉矶观众中引起阵阵笑声和经久的掌声,这情景颇有意味。在映后交流时间,基拉穿着菲...

浏览全文 阅读(26241)

杨早一八九九年初,报人汪康年致函在杭州的友人高梦旦,询问一部叫《巴黎茶花女遗事》的译作情况。原信已佚,但从高梦旦的复信中可知,汪康年连《巴黎茶花女遗事》的译者是谁都没有搞清楚。汪康年的要求是:取得《巴黎茶花女遗事》的上海版权,而且是重新铅印出版。...

浏览全文 阅读(26269)

徐前进萨德,对于现代人是遥远的传说,在现代启蒙解释学里是道德怪物、恶的象征。他出身于一个有六百年家族谱系的贵族家庭,年轻时为非作歹,不顾家族荣誉,冒险挑战传统伦理,这是他品性顽劣,天生没有责任感与荣誉心,还是时代风俗积弊太多,善与恶的界限已模糊?...

浏览全文 阅读(26293)
以“体用”阐释文气 2023-11-09 08:48

左东岭自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产生后,以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为参照研究与叙述古代文学理论的历史,乃是学术界的主流趋势。但是,用建立在西方文学实践之上的理论批评范式来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范畴,其难以吻合的弊端也就渐次显现。因此,作为古代文论研究的主导...

浏览全文 阅读(26217)
尼采的“扬比抑瓦” 2023-11-09 08:48

张逸旻在《一八八八年都灵通信》的开篇,尼采描绘自己聆听比才时的宜人体验:“我变得那么忍耐,那么幸福,那么有印度味,那么喜欢呆坐……端坐五个小时:神圣的第一阶段!”他进而称赞比才在生理健美方面的特殊疗效(其笔触照例辉煌灿烂):这种“顽皮的、精美的、...

浏览全文 阅读(26219)

苗怀明一位学人在学界名声的显与隐并不总是与其学术成就成正比,一些学术之外的因素比如政治权力、意识形态、信息缺失等往往会对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学术史,常常会遇到这一问题。评价二十世纪的中国学人,有三个历史时期是争议较大的:一个是...

浏览全文 阅读(26248)
两种自由,两种启蒙 2023-11-09 08:48

傅正关于严复对卢梭的态度,学术界曾一度认为严复早年追求进步,认同卢梭的“天赋自由”论,戊戌以后渐入颓唐,转而抨击卢梭。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看法逐渐得到改观。学者逐渐认识到,尽管严复肯定了卢梭的某些观点,但总体而言,他对卢梭的“天赋自由”...

浏览全文 阅读(26138)

唐科相信不少人都在科普读物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八六○年六月三十日,博物学家、号称“达尔文的斗犬”的托马斯·赫胥黎与教会的代表、牛津主教塞缪尔·威伯福士在牛津大学博物馆进行了一场大辩论。在辩论中,威伯福士主教以《圣经》为依据,对进化论竭尽诋毁之...

浏览全文 阅读(26093)
忠于欲望,有多难? 2023-11-09 08:48

胡恒我与王大闳有一次偶遇。那是在二0一二年台北诚品书店的一个活动上。我的朋友徐明松有本王大闳的传记得了某项出版奖。他告知我,王大闳会出席,机会难得,我应该来见见名人—老先生已经高寿,且行动不便,出门极少。那天活动上,王大闳坐着轮椅,家人陪同在第一...

浏览全文 阅读(2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