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97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林沐风
  • 岚若西谷
  • 山里狼
  • 菊下香
  • 王笑
瓮之别用 2023-11-09 08:48

月庵瓮,如今少见了。昔时,或大或小,一般家中都有一二口。腌渍豆酱、腐乳、条瓜、咸菜什么的,都派得上用场。酒场储酒需要它,酱油作坊没它也不行。瓮造型朴拙,自有一种美。苏东坡《汲江煎茶》“大瓢贮月归春瓮”句,好到不行!会想起瓮,都因书。为了写一篇关于...

浏览全文 阅读(21562)

关凯当我们在谈论“民族问题”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在“民族是什么”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定义上达成共识,那么期望这种讨论能形成关于“民族问题”的某种社会共识,就近于刻舟求剑。其实,“民族”作为一种社会分类,本身并不是“...

浏览全文 阅读(21603)
漫画 2023-11-09 08:48

刘以林...

浏览全文 阅读(21559)

吴彬赵一凡二零一四年十月八日,三联书店吴彬电邮致赵一凡:一凡:读到你在《读书》今年九期刊出的《西师往事北碚夜读》,文中提到,你无法核查二零零二年《文史月刊》刊出的《邓小平与吴宓教授》一文内容是否可信,同时也提及所谓吴宓先生“亲手删改日记”等问题。...

浏览全文 阅读(21601)
“审慎的开放” 2023-11-09 08:48

张聪一九二四年,“道威斯计划”实施,大幅减免了德国对西方各国的战争赔款。这项计划如同一剂强心针,挽救德意志共和国于危难,继而为其带来了泰勒式合理化的工业发展,整个德国一片欣欣向荣。这一“黄金时代”的到来,一度激发了德意志民族的惊人创造力,成就了狂...

浏览全文 阅读(21526)
Nature与科幻百年 2023-11-09 08:48

江晓原穆蕴秋英国的《自然》(Nature)杂志创刊于一八六九年,百余年来,它成为一个科学神话,被视为“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它在中国科学界更是高居神坛,甚至流传着“在《自然》上发表一篇文章,当院士就是时间问题了”之类的说法。据二零零六年《自然》杂志...

浏览全文 阅读(21557)

唐小兵一九一八到一九一九年之交的冬季,韦伯对慕尼黑大学的学生就志业问题做辅导,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在演讲中,他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隐喻(其实质就是启蒙的隐喻)做了深刻而形象的诠释:一群人被铁链锁在山洞里,面向石墙,光的源...

浏览全文 阅读(21535)

近年来,中外学者所进行的郑和下西洋研究已经突破中国史范围,在印度洋世界及全球史的广阔背景下思考其历史与现实意义。但是,在新兴的全球史领域,西方主流学者对郑和七下西洋不仅缺乏了解,而且其使用的理论方法也难以充分解释这种非西方历史事件。因此,我们既需...

浏览全文 阅读(21635)

张会杰马克斯·韦伯(MaxWeber)一九一九年的著名演说《以学术为业》是从“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是一种什么情况”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回答开始的。面对着这些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韦伯比较了德美两国大学教师聘任及管理的异同,指...

浏览全文 阅读(21700)
谐音象征 2023-11-09 08:48

月庵中国传统爱搞“谐音象征”,譬如送“红枣、花生、桂圆与瓜子”给新婚夫妻象征“早生贵子”;庙里石雕“五只蝙蝠”则是“五福临门”,这是好的;厌恶某个国家或某人时,则搞另一套,清代仇视洋人,“英吉利”三字遂都加上“犭”字边。今人政治恶斗,马英九成了“...

浏览全文 阅读(2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