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99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骆雪
  • 谢汝茉
  • 孟冰
  • 林沐风
  • 岚若西谷
  • 山里狼

王炳根社会学在一九五二年全国院校合并时被武断地撤销之后,再也没有市场。吴文藻等一些之前从事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的专家们,分散各处,改行他用。在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之初,曾有过呼声,重建社会学的步伐也迈了几步,但这个开步,很快便成了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的...

浏览全文 阅读(23604)

袁一丹箭弦文章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周作人以汉奸罪被捕,次年五月解至南京,关押于老虎桥监狱。狱中周氏作打油诗度日,后来结集为《老虎桥杂诗》。这批规模不小的狱中诗,大多心气平和,或感怀往昔,或追忆儿童生活;但也有极辛辣怨毒、“缺少温柔敦厚之致”的“箭弦文...

浏览全文 阅读(23615)
无处存放的女性心灵 2023-11-09 08:48

刘剑梅贾平凹无疑是当代中国最有创造活力的作家之一。从《浮躁》到《废都》、《怀念狼》、《高兴》、《秦腔》、《古炉》,每一部都是真文学,每一部都十分精彩厚实,无论在社会论坛或学院讲坛我都给予很高评价。去年他又推出新作《带灯》,这部长篇小说出版之后,好...

浏览全文 阅读(23637)

李松睿对于今天的文学爱好者来说,我们身处的时代多少显得有些乏味无聊。人们已经很难看到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兴起之后,新的文学形式、文学表达层出不穷,相互颉颃的盛况。文学逐渐退化为对现实生活的琐碎书写和作家们灵光乍现的小聪明。似乎在新自由主义一统天...

浏览全文 阅读(23723)

吴晓东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一九二九年问世后引发了世界性的反战文学热潮。中国文坛也汇入到这一潮流中,对以《西线无战事》为代表的反战文学的译介和出版活动构成了三十年代现代中国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案例。由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上所登载...

浏览全文 阅读(23689)
文学中的地理意象 2023-11-09 08:48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固有的概念。《文心雕龙·神思》篇有曰:“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自此“意象”便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思维工具。可是如同其他理论术语一样,古人对它往往不加界定,以致对它内涵的理解很不统一。鉴...

浏览全文 阅读(23689)
翻译里的人生 2023-11-09 08:48

蒋童身处盛世的莎士比亚,调集了自己所有的人生经历与横溢才华,在一五九零到一六一二的二十二年内,创作出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以及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出于时代、社会、文化、经济、个人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莎作“旅行”至中国后的际遇大相径庭。从传教士最早...

浏览全文 阅读(23729)

刘文瑾半个多世纪来,关于“二战”,特别是对于“Shoah”(对犹太人的灭绝),在各种正义与和平力量的推动之下,西方社会兴起了多种多样的回忆、争论、反思,在民间和官方都出现了忏悔乃至宽恕的声音。与此同步,知识界也出现了有关历史与宽恕的哲学讨论。这些...

浏览全文 阅读(23726)

唐文明李泽厚的变奏论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最大的差异,表现在新文化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联性这个问题上,而且,这里的差异无疑还是双重的:既是文化的也是政治的。就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新的主体及其意识而言,在李泽厚那里是被归因于人道主义启蒙的自由主体...

浏览全文 阅读(23783)

钱理群郑鸿生先生的三部著作—我想把它叫作“百年离乱三部曲”—在大陆由三联书店同时推出,作为老朋友、老读者,我是非常高兴的。它唤起了我的非常温馨的阅读记忆。那是二零零九年我到台湾去讲学,向台湾青年讲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历史。应该说,这是一次相当艰巨的历...

浏览全文 阅读(2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