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44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九满
  • 蕙芯
  • 李椿
  • 谷一
  • 菊下香
  • 易梦

张怡一一九三四年的底稿只剩下一句话:“我瞥见了死亡的身影。”犹如画家面对着地平线,把画架忽而挪到右边,忽而挪到左边,我终于摸索到了这本小说的透视点。一九五二年十一月,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Yourcenar)在《法兰西信...

浏览全文 阅读(27607)

李零今检一九一七年十二月至一九一九年三月罗振玉与王国维通信(当时罗在京都,王在上海),多涉全球大流感(长期误称“西班牙大流感),如:据医生言数日内此病甚流行也……(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王致罗信)此次病者颇有热至七八日者……(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三...

浏览全文 阅读(27548)
山川之间的三星堆 2023-11-09 08:48

李旻三星堆器物坑的发掘,再度呈现出成都平原青铜文明瑰丽的仪式场景与物质文化。虽然整理与修复仍在继续,通过考察器物群造型,以及三星堆、金沙两地在山川之间的空间特征,仍可略知古蜀人的心迹。两个埋藏地点所见仪式传统、年代范畴、器物内涵、埋藏方式大致相同...

浏览全文 阅读(27529)

刘东由于总在念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古训,也总在勉励自己务必要“慎终如始”,所以一般来说,只要我认准了又干上瘾的学业,无论是我所创办的丛书、所主持的杂志、所发起的机构,乃至所从事的治学活动,总还被公认为有始有终,乃至终于“熬成了传统”。当然,...

浏览全文 阅读(27537)

陈晋二十一世纪的民族志者是什么样子?一个可能的回答是:“陈真与成吉思汗。”这对看似荒诞的身份来自我最初做田野工作时的真实遭遇。人类学家不可避免地为自己在当地的身份定位感到苦恼,而我的难题直接反映在称呼上。对于许多纳人来说,我的汉语姓名难以发音,他...

浏览全文 阅读(27476)

一九七八年刚入研究生院不久,就听说了王树人先生的大名。我学逻辑,喜欢西方哲学,与西方哲学史专业的几个同学很快就熟悉起来,从他们那里听说了王先生。那时哲学所西方哲学史室人才济济,招生的是贺麟、王玖兴、管士滨等人,都是老先生。王先生属于比较年轻的,没...

浏览全文 阅读(27422)
士绅共和国的乌托邦 2023-11-09 08:48

唐小兵对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实践而言,传统社会以士大夫为主体的精英政治如何转型为现代中国的大众政治或者说民主政治,是一个根本性的历史议题。而弥漫着强烈的精英意识的张东荪无疑是考察这一历史转型极为有效的个案,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所浓缩的恰恰是现代中国文化...

浏览全文 阅读(27553)

罗志田对我而言,二0二一年是一个苦厄之年。先是老友林富士兄于六月二十二日仙逝,一个多月后又闻余英时师返归道山。前悲未去,后恸复临,方寸大乱,遽然失语。今天重阅富士兄在离开前一个月写的《夏荷》一诗,心有所感,是动笔追念他的时候了。富士兄和我同年进入...

浏览全文 阅读(27499)

张雯欢在小说《家》中,当高觉慧站在他祖父——那个书中象征着黑暗封建旧家族势力的高老太爷面前时,这个深受新思想洗礼的进步青年觉得他面前躺着的是“一代人的代表”,他们两代人永远不会互相了解,他们的谈话没有一次像“祖父与孙儿”的谈话,他们没有一次不像“...

浏览全文 阅读(27478)
以文叙事,见微知著 2023-11-09 08:48

马汝军《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中国南方的社会动乱》(StrangersAttheGate:SocialDisorderinSouthChina1839~1861)是一部在夏季的佛罗里达“充分构思完成的作品”,是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F...

浏览全文 阅读(2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