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山今年是日本江户时代俳人松尾芭蕉(一六四四——一六九四)奥州小道之行的三百周年。这是芭蕉一生中最后的一次长途旅行。经过五年,他完成了《奥州小道》这篇不朽的著作。两年前,我把这篇纪行文译成汉语发表了,好像偿还了一笔宿债。说来话长,半个世纪之前,...
林大中散文是直接使用普通语言的艺术。它又更多地属于个人,很难像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那样大幅度地关注现实。所以很自然地它置身在这几年的文学大潮和新潮之外,显得冷清。但这或许正是一件幸事。“五四”散文是现代汉语之母,是现代汉语的原初语言。而在今天还能够...
冯绍雷十九世纪以来,俄国的文化学术思潮大体上是紧跟世界潮流,同时也融汇贯通、力求独树一帜。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最初年代,苏俄思想家们,在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诸领域,仍为人类文化宝库提供过彪炳显赫的财富。只是到三十年代之后的“阶级斗争尖...
杨培新《日本经济的活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冯昭奎、胡欣欣等同志在日本丰田财团资助下,对日本经济进行反复调查之后写成的,是认真的科学研究的产品。它的可贵之处,主要是总结出来下述两点历史教训。一依据日本的经验,扫除封建主义,为现代化清除障碍,...
萧程手头放着福柯晚期未完成的系列著作《性的历史》第一卷《认知的意志》。掩卷之余,若有所悟,遂作“三题”。至于是“仁”是“智”,只有随它去了。一性——超越“善恶”西方人喜欢拿性当话题是人所共知的。在对性的颂扬、崇拜、研究、关切等方面,如今世上恐怕没...
殷叙彝所有权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概念,而是与具体的所有物相联系的一系列所有权职能的总和,人们可以通过对一部分职能的社会化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这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冈纳·阿德勒—卡尔松(以下简称卡尔松)提出的“职能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
雷希《三松堂自序》和《韧的追求》,是两位现代学人冯友兰、侯外庐的自传体文化回忆录。它们相隔不到一年,都由三联书店出版了单行本。前一书不久前又出了增订本。这两本著作一出现,就以其真实而典型的形态,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学者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领域奋力开拓...
我很高兴能在《读书》杂志上向中国读者介绍我所主编的一本近著《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状况》(一九八八年巴黎发现出版社版)。我想指出这本书的特点:此书既不是一本新法国大革命史,也非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而是编写此书的九十五位历史学家向读者们发出的一个邀请:...
姚蒙一九八九年是有着众多纪念日的不平凡的一年:就中国而言有五四运动七十周年,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就外国而言则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了。庆祝节日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最具象征意义的活动之一,这一可追怀往日、确认传统的合法性,二可寓示今日、...
陈晋当毛泽东和他的伙伴们相继离开人世以后,人们发现,倒是生前不那么争邀事功,常常退让,从来没有做过名义上的一把手或跨进接班人行列的周恩来,亲切地矗立在人格境界的峰颠。这并非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老好人人缘好。恰恰相反,无论是对敌斗争还是党内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