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60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谢汝茉
  • 谷一
  • 孤树
  • 林沐风
  • 爱农
  • 芳草斜阳时
知人论世的有益尝试 2023-11-09 08:48

陶玉华评《章太炎选集》注释本在近代文献中间,章太炎的著,作最难读,向有天书之称。鲁迅便说过,他初见木刻本《书》,便点不断,也读不懂。前几年,我曾想系统读读《章氏丛书》,但就是因为感到断句难,训解难,读后似懂非懂。因此,只好掩卷叹息:要直接从原著了...

浏览全文 阅读(19707)

王荫庭五卷本《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我国已经翻译出版四卷,第五卷听说也快要出版了。这套选集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普列汉诺夫档案馆的参加下,为纪念普列汉诺夫诞生一百周年而于一九五六至一九五八年间先后编辑出版的。编辑委员会的成员中有苏联最著名的...

浏览全文 阅读(19742)
值得称道的工作 2023-11-09 08:48

张林娜书刊日多,信息激增,努力出版各种年鉴工具书是一项值得称道的工作书籍、报刊,可以传达信息。现在书报上信息量远比过去增加,一个专业工作者已经很难遍读所有有关书刊,了解一切信息。因此,这一、二年有关出版社纷纷出版年鉴,总结、概述一年来本学科的主要...

浏览全文 阅读(19665)
“性灵说”的功过 2023-11-09 08:48

忻路通过《袁宏道集笺校》,人们可以较清楚地看到“性灵说”的功过袁宏道著作宏富,可是三百多年来,一直没有一部经过悉心整理、校对、编年的理想刊本,因而使对其作品和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存在不少困难。近出钱伯诚笺校的《袁宏道集》,则择善本为底本,将作品全部按...

浏览全文 阅读(19686)
历史的足音 2023-11-09 08:48

方小翔从近出两部蒙古史著作中,可以谛听到这个马背上崛起的民族的历史的足音十三世纪初叶,一个从马背上崛起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从此它和它的首领成吉思汗,便为世人所瞩目了。探索这个民族的起源、繁衍、强盛,研究这个民族的政治、军事、经济...

浏览全文 阅读(19685)
原始思维的新认识 2023-11-09 08:48

赵前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曾被认为是反科学作品,实际上它提供了对原始思维的新认识过去,人们常常以为原始人的思维是和我们现代儿童思维差不多一样的东西,以为现代个人从幼到老的心理发展重演着人类精神从远古至现代的历史发展。这种观念在十九世纪非常盛行...

浏览全文 阅读(19661)
江山代有才人出 2023-11-09 08:48

吴祖光千百年来为人鄙视的艺人,现在也被收入了皇皇辞书。这说明江山代有人才出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不可能无所不求,无所不知的。于是工具书就成了我们不可离之须臾的良师益友。可惜的是这样的师友太少了。就以当代人物专门辞典来说,过去还很少见。解放初期...

浏览全文 阅读(19715)
“临汝”在哪里? 2023-11-09 08:48

陈振藩《历代文选》、《古代散文选注》、《文言文译注》、《中国历代文选》、《宋文选》等书中,都选有苏轼的《石锺山记》。在“临汝”条下注释:临汝即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我以为这是不对的。苏轼在《石锤山记》中说:“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

浏览全文 阅读(19701)
学契小言 2023-11-09 08:48

罗继祖我国文字,传世最古的是所谓甲骨文,因为它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又叫契书。契是刻,用刀刻,刀是金属,所以又写作“锲”。也就是说先用笔把卜辞写在龟甲兽骨上,然后用刀刻成。当时文字发明未久,只能把它用笔和墨写在甲骨上,还谈不到已创造出所谓“书法”,...

浏览全文 阅读(19702)
何谓“科普文学”? 2023-11-09 08:48

郑文光我大概可算孤陋寡闻了。最近看到一九八一年的《中国百科年鉴》,在文学艺术部分里,有一“科普文学”条目。接着,我又翻检了一九八○年的《中国百科年鉴》,竟也有“科普文学”条目。尽管“科普文学”这名词,从来不曾在我国报章、杂志、书籍上出现过,可是在...

浏览全文 阅读(1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