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毕青我总以为《读书》的有些文章太长,不够活泼。读了一九八二年第一期,我觉得有了改进。一翻开这期《读书》,一开头就是《品书录》,我把这栏所有的文章都看了,实在写得好,特别是第一篇《读》,更为精彩。倪海曙同志对语言学素有研究,所以能写出这本好书,...
曹振道读书》今年第二期发表的《错字小议》一文,提出“联合起来,向错字宣战!”的三条,笔者举双手拥护!贵刊带头这样做了,对第十期《读<诗>一得》一文的九处排印错误作了一一更正。希望长期坚持下去,直至消灭见刊差错为止。响应前辈吕叔湘的号召...
苏人最近读到书目文献出版社新出版的《辛亥革命四烈士年谱》(徐锡麟、秋瑾、陈伯平、马宗汉),其中收有《孙中山致徐锡麟函》一封,为各本孙中山集所无。《年谱》编者盛赞此信的史料价值,认为这是孙中山和徐锡麟“在革命活动中有直接联系的唯一明证”,把他“一向...
世达伊丽莎白·斯潘塞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她比尤多拉·韦尔蒂略微迟一些,却比奥康诺稍许年长些。自一九四四年大学毕业不久发表第一篇作品算起,她已在文学事业中耕耘近四十年了。伊丽莎白·斯潘塞按作品发表的年代顺序编辑了这本集子。作家尤...
蔡以敏读了这本书,觉得很受用。“开卷有益”。它帮助我略略舒展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观点,即所谓“世界史”就是包罗上下古今,囊括东西南北,仅仅从时间、空间来考虑的观点。巴特菲尔德认为历史不仅仅记载“过往”,而且要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他很推崇汤因...
沈一仪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和法文译本,其初版问世,离开现在已将近二百年了,原不该在“海外书讯”栏里加以介绍。但是这一本旧书的法文译本,在一九七八年经校订注释后再行出版,校订者在前言里说了一句很有风趣的话:“重新出版这本已被遗忘的老书,是具有治疗我们的...
陈正宽最近重翻了周作人早期的几个散文集子(如《雨天的书》、《周作人书信》),细读了他的散文代表作《鸟篷船》,颇有点儿感触。《乌篷船》是篇书信体的散文,写于一九二六年一月十八日,曾收在一九三○年版的《周作人选集》中。这篇散文,写的是:船。一个层次写...
彬《人民日报》(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三日)发表刘再复《笔分五彩写风云》,评论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文章认为,本书“是一部具有较高的历史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作品。”“蒋和森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他不是抓住一点缘由去随意编造故事,而是选择了一条艰苦的、踏实的道...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发表赵冬垠写的书评,文章认为,李著“把康德哲学的体系的轮廓描述了出来”。这“是一大功绩”。有了李著,再去读康德的书,“就会有一种有了头绪的感觉”。文章认为,康德哲学主要由认识论、伦理学、美学三部分组成。李著正是...
《红旗》杂志(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发表王震《学习历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祁龙威《坚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研究中国近代史》,对此书予以评介。王震的文章认为,“象这样的历史书,用来对干部特别是青年进行历史教育,使他们了解帝国主义压迫和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