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成出版自由也就是言论自由,如果将报纸也列入出版物的一种,那么也包括新闻自由在内。言论、著作、新闻、出版的自由其实是一件事,是指人民讲话,发表意见和主张,特别是公开发表政治见解的自由权利。民主不只是让人讲话的问题,有些同志已经写文章做过解释了。...
广西读者张程来信:“读薛暮桥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和你刊的介绍,觉得很有启发。在争取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此时此地,经济问题十分重要,每个人都应当关心、研究,不能因为并非本行而置之度外。薛著可能由于写作时间较早,对于经济领域的反封建斗争问题讲得...
黎澍科学工作的任务是普及还是提高?本来这不成什么问题,可是在十年浩劫中居然一度使我们大家糊涂起来,一连争论了多年。当时在这个争论中占上风的意见认为,科学研究工作要为工农兵服务,所以它的任务是普及,并且只能是普及。如果有人认为是提高,那就是反对为工...
孙越生我国在十年浩劫时期,流行过许多响当当的“革命口号”。什么“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全面专政”,“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倒走资派”,“兴无灭资”,等等,不一而足。惨痛的实践证明,这些“革命”口号,喊了多年之后,不仅无...
《读书》创刊以来,已经出版二十二期,再有两个月,就是两周年。借此机会和读者商量一下怎样继续办好这个刊物,看来是必要的。正如一个人一样,一种刊物总要有点自己的性格。不然的话,在千百种刊物中,你就不能吸引人,,站不住脚,并且终于难免夭折。那么,《读书...
中国思想发展史(何北武等,34万,青年)四书集注简论(邱汉生,10万,社会科学)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三联书店编,40万,三联)简明逻辑学(徐元英、崔清田编著,10万,河北人民)美学论集(李泽厚,40万,上海文艺)西方美学史论...
陈中绳《内容充实的》(《读书》,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一文向读者介绍了《汉英词典》的优点,也指出了它的缺点,其中包括从《现代汉语词典》继承下来的缺点。但我看,《现代汉语词典》却有比《汉英词典》高明的地方,可以说后来者反逊于前了。一、同义词成了异义词:...
胡汉本刊去年第二期史云的《罗宾汉英雄形象的再现》,是一篇好文章,但文中说,“革命导师马克思说狮心理查‘实质上是一个象兔子一样的胆小鬼,‘一个野心大而能力小的阴谋家。”这一点我不能同意。马克思这里说的“胆小鬼”和“阴谋家”,并不是指狮心理查,而是指...
韦陀杜甫在秦州时,写了不少遣兴诗,在其中一首诗里,他谈了对人才问题的看法:“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古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又如陇坻松,用舍在所寻。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杜甫认为自古以来贤俊不得骋其才智是因为没有知音—...
张晓虎最近翻阅清代学者汪中的代表作《述学》一书,虽然他也是个毕生致力于考证和治经的学者,但他的文章与思想的格调和那些株守考订的汉学家们迥然相异,尖锐透彻,令人钦仰。汪中,字容甫(1744—1794年)。清乾隆时人。以文章秀美和解释经籍名噪儒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