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学刊
《红楼梦学刊》研究学术刊物。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倡导不同学派学术观点的争鸣。载文研究《红楼梦》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考证曹雪芹的生平家世、介绍《红楼梦》的历史背景及版本源流,并报道红学动态。
文集访问量: 3531 次
音乐列表
2020年11月1日,著名红学家、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郭豫适先生仙逝,享年87岁。郭豫适先生1933年生于广东潮阳,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华东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及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
孙伟科在没有见到张锦池先生以前,就反复读过张先生的文章,因为他的文章耐得住读,是属于有思考深度、语义密集酝藉的那种。可是第一次见面,居然就是一场波澜。1999年秋季在浙江金华市召开全国中青年红学会议,冯其庸、李希凡、张庆善等红学界主要人物悉数登场...
张庆善2020年9月27日下午17:55,著名红学家张锦池先生离世,噩耗传来,心里极为难过。尽管早前吕启祥老师就告诉过我张锦池先生情况不太好,尽管这几年来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令人担忧,尤其这一阵子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尽管如此,当噩耗传来还是令我难以...
著名红学家、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哈尔滨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张锦池先生,因病于2020年9月27日去世,享年83岁。张锦池先生1937年2月生于江苏省靖江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曾任哈尔滨师范大学...
刘恒内容提要:河南曲剧《红楼梦》在地方戏曲史及《红楼梦》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成功上演开启了曲剧这一剧种飞跃发展的大幕,促进了《红楼梦》在中原地区的广泛传播。《红楼梦》哀婉的诗意特征契合了河南曲剧特有的曲牌唱腔特点,两者在新中国戏改背景下的结...
许中荣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的女红书写不仅具有民俗史、艺术史上的价值,亦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中有悠久的女红书写传统,主要呈现为“织妇诗”和“倦绣图”两种在书写程式、审美风格上迥异的类型。《红楼梦》中的女红书写主要承接后者而来,营造以慵...
李丽霞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的信物设计,在传统因袭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体现了高超的叙事才能。在《红楼梦》信物设计中,曹雪芹秉承了重“信”轻“物”的传统,赋予信物以情节构筑功能。作者将爱情信物与小说情节推进巧妙融合,使之超越了单纯的物品意义,借以预示...
林郭严丹内容提要:《红楼梦》研究范式的转变及其经典化之路都与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儒学话语影响之下,旧红学主要将《红楼梦》定位在传统史学教化与治世功能之中。随着新汉学的开创,新红学发轫并奠定了《红楼梦》研究的学术经典地位。此后在新史学之唯物史观的...
张健旺内容提要:钱锺书《管锥编》《谈艺录》有一个惹人注意的现象,即援引《红楼梦》典例之处不少。或用其作“几探微之津逮”,或“穷理之阶”,或“致知之具”,或观“人情”“人心”,或“评诗论文”,或“博其趣”、供“赏会”、资“谈助”,或作“参证”“补证...
王慧内容提要:端木蕻良在红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对《红楼梦》的喜爱,更是因为他对《红楼梦》、对曹雪芹的理解与研究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无论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有关《红楼梦》的话剧,他的红学研究,还是他在晚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曹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