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学刊
《红楼梦学刊》研究学术刊物。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倡导不同学派学术观点的争鸣。载文研究《红楼梦》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考证曹雪芹的生平家世、介绍《红楼梦》的历史背景及版本源流,并报道红学动态。
文集访问量: 3514 次
音乐列表
内容提要:“热毒”是释、道哲学中极为重要的“精神喻象”,由“热”(躁、火、焚)到“冷”(静、清、宁)往往象征着个体生命由耽溺痴迷走向清净解脱的过程。《庄子》的“饮冰祛热”之旨与佛禅的“清凉”境界经过不断的文化承续与演变,形成了“吞梅餐英”“嚼雪饮...
内容提要:在吴敬梓和曹雪芹看似互不相干的交游圈之间,有一个颇为重要的人物——张宾鹤。张宾鹤与《红楼梦》《儒林外史》均有着极为绵密的联系,他的友朋包括曹雪芹的密友敦敏、敦诚,也包括和曹雪芹可能存在交游的明义、明仁,以及与《红楼梦》早期传播关系密切的...
内容提要:援引前人诗词或自拟诗词,是章回小说中常见的用诗现象。《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的用诗呈现出两极化倾向,这一倾向又与两部小说对诗人群体及诗会雅集之客体化呈现的反差相呼应。此一“对立格局”,源于两位小说家对其所属交游圈诗歌创作的体认差异。此...
内容提要:《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的才女数量虽然众寡悬殊,但都显示出作者对才女命运的深切关注。乾嘉时期,妇学、妇才及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曾在士人中引发不同态度与观念的对立,吴、曹二公则早已在书中触及相关问题。小说这一文体又使他们能细致展现才女的生...
内容提要:《红楼梦》与《儒林外史》在艺术表现上有着意味深长的歧异,比如说在空间维度上,前者写景多用套语,而后者则多如实描写;在时间维度上,前者多以节日为情节骨架,而后者则一以平凡时日贯穿;在精神维度上,前者多用诗词雅化情节中的生活,而后者则干脆避...
(轩宗武著吉林摄影出版社)《静水深流·静轩笔记》是由作者近10年来围绕红学和曹学研究,以及红楼梦文化传播发表的各类文章汇集而成的。文体包括散文、随笔、论文等,形成全书四大版块,即读书卷、综艺卷、人生卷和谭红卷,很多文章都是作者参加各类红学会议的论...
内容提要:《儒林外史》中“祭泰伯祠”与《红楼梦》中除夕“祭宗祠”,是明清章回小说中的“绝大典制文字”。两段文字都采用史家笔法,事无巨细描写祭祀仪式的全过程。“祭泰伯祠”以亲历者的满怀虔敬之心记录,吴敬梓以此践行古礼古乐,推行其礼仪教化思想;“祭宗...
内容提要:作为“世家之宝鉴”的《儒林外史》《红楼梦》,同时诞生于“康乾盛世”,同出于落寞的世家子弟之手,这决定了两部巨著必然存在多方面的精神联系。基于雄厚的历史文化修养及对时代本质和趋势的深刻洞察,两部巨著的作者在文化品味、爱憎褒贬及思维方式等方...
内容提要:“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绝妙情节,“闺塾”乃《牡丹亭》中精彩一出。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牡丹亭》中“闺塾”相关问题,如林黛玉与陈最良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态度上的差异的探讨,指出林黛玉在教艺上对陈最良的突破,体现...
内容提要:《读红楼梦质疑》初发表于《小京报》及《民国日报》,后易名为《红楼梦质疑录》发表于《小说新报》,撰者是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姚民哀,其批评方式接近“评点派”,而又专注发掘《红楼梦》的叙事缺陷,时有独到之见。《读红楼梦质疑》是《民国日报》各种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