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以“聚焦创作、研究问题、凸显批评、引领风尚”为宗旨,致力于开展积极健康、精准有效的文艺批评。 本刊敬重前辈,不薄新人,对青年批评家,尤寄望焉。本刊将搭建一个老中青三代批评家共同发声的平台,尤重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鸣。要众声喧哗,不要万马齐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忠实贯彻“双百”方针,方有文艺批评的春天。
文集访问量: 6282 次
音乐列表
◎谢端平“草根”评论家的胆与识——以唐小林为例◎谢端平唐小林像下水饺一样发表剜“烂苹果”文章,矛头直指那些久负盛名其实问题不少甚至在他看来只是浪得虚名的文学名家,几乎每篇文章都如石投水,激起巨大的波浪。他凭什么以草根身份在高手如林的评论界发出自己...
◎李美皆发现女性身体的全部◎李美皆我的《说吧,身体》以长篇小说的形式面世了。当出版社要求写一句封面语时,我竟不知说什么好,最后提供的是“隐秘与痛楚的言说,直面孕产的女性之书”等语。《说吧,身体》这个书名,我倒是毫不犹豫的,几年前出版女性随笔集《说...
◎马竹一个故事的七种讲述◎马竹电影《忽然七日》值得反复观看,是由于它在叙事结构上的独特性。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与大多数小成本影片制作取得的艺术审美效应一样,以结构取胜,亦即讲述方式具有较强的独创性和较好的审美性。女主角萨姆在高中毕业之前的情...
◎刘诗伟幽默离哲学更近◎刘诗伟因为《南方的秘密》,似乎可以谈谈幽默。但写作者谈论写作宁愿依靠个人的经验。在我的印象中,《堂·吉诃德》是很幽默的,《浮士德》也有幽默,《阿甘正传》(主要指电影)当然是幽默的。狄更斯十分喜欢幽默,马克·吐温必须幽默,卡...
◎李浩边走边写与比邻而居——张艳梅印象◎李浩和张艳梅由陌生变熟悉、由熟悉而成为好朋友几乎只用了三四个小时,它缘自山西古县的一次长谈,当时王春林、王棵也在。当时,我和王春林更熟悉,而他和张艳梅熟悉,我们聚在他的房间里聊天。那天,我们谈小说、诗歌、哲...
◎王春林思想能力、底层关怀与伦理内涵挖掘——张艳梅文学批评印象◎王春林倘若沿袭当下中国文坛业已成为惯例的代际角度来切入,那么,张艳梅教授毫无疑问称得上是70后一代批评家中的佼佼者。2004年,张艳梅博士毕业,她的博士论文《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
◎张艳梅关于文学批评及其他◎张艳梅在开始写这篇文章的那个夏末,我经历了很多事。人生可能就是这样,回顾来时路,总难免颇多感慨。一、文学是一个明亮与幽暗交织的所在父亲一生喜欢读书,年轻时热爱文学,1980年代,因为工作关系,他与一些当代诗人作家有过往...
◎朱旭李传锋不要忽略了火热的生活——李传锋访谈录◎朱旭李传锋朱旭:首先恭喜您的长篇小说《白虎寨》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你第一次获此殊荣是凭借《退役军犬》这篇短篇小说。在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您一直笔耕不辍,最近更是佳作迭出。...
◎戢宇晖施千帆扎根现实创造时代——唐小禾艺术创作综论◎戢宇晖施千帆唐小禾是著名画家,主要从事油画和壁画的创作,代表作品有《在大风大浪中前进》《楚乐》《火中的凤凰》《葛洲坝人》《生命的归宿和起点之舞》《天籁》等。曾获得过全国美展金质奖章、全省美展金...
◎施千帆戢宇晖唐小禾记录时代与思考生命——唐小禾访谈录◎施千帆戢宇晖唐小禾一、教育背景与创作经历施千帆(以下简称施):唐老师,您的父亲唐一禾先生作为中国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油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对中国美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家庭背景对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