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以“聚焦创作、研究问题、凸显批评、引领风尚”为宗旨,致力于开展积极健康、精准有效的文艺批评。 本刊敬重前辈,不薄新人,对青年批评家,尤寄望焉。本刊将搭建一个老中青三代批评家共同发声的平台,尤重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鸣。要众声喧哗,不要万马齐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忠实贯彻“双百”方针,方有文艺批评的春天。
文集访问量: 6277 次
音乐列表
◎罗晓静同质化叙述中的价值重构——由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说开去◎罗晓静我算不上韩剧迷,很长一段时间内,对韩剧的了解,如同大多数中国观众一样,仅限于《蓝色生死恋》和《夏娃的诱惑》。2011年3月,我到韩国祥明大学中文系做外籍教授,《秘密花园》播出...
◎牛寒婷叙事的弱化与“美图”大秀场——关于韩剧的观察◎牛寒婷有一天,同事兴奋地对我说:“快看看《太阳的后裔》吧,男一号宋仲基太帅了,绝对是超级小鲜肉!比我儿子还嫩呢!”我笑笑不语,掩饰着心中的吃惊,她儿子比我儿子大一岁,不过两岁多,这形容未免有些...
◎张丽军王大鹏做当代乡土中国的“灵魂摆渡人”◎张丽军王大鹏“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形成了两大基本叙事传统:一是乡土写实传统,从鲁迅到韩少功,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判形成启蒙传统;二是乡土浪漫传统,从废名、沈从文、孙犁到汪曾祺、贾平凹,以知识分子的立...
◎何英乡土小说的三种面目——以莫言、贾平凹、阎连科为例◎何英乡土文学,一个世纪以来就是中国文学的书写主流,也是取得最大成就的分支之一,而其中的乡土小说,则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沿着自身的惯性,还在继续着某种辉煌...
◎周水涛远离乡土的作家与农村农民描写的真实性◎周水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五四文学”至今,农村农民一直是文学的重要描写对象,而描写的真实性一直是评价乡村小说创作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然而,进入新世纪后,作家们怎样描写农村农民以及描写的真实性,日趋...
◎曹军庆奶奶的故事和文学的可能(创作谈)◎曹军庆我在写我父亲的一篇小文里提到过我奶奶。我奶奶缠足,三寸金莲,她还吸烟,笑起来嘴里的牙齿不是太整齐。但她是个洁净的女人,她的头发纹丝不乱,坐在小凳上双膝并得严丝合缝。我奶奶一边吸烟,一边讲故事。奶奶的...
◎刘川鄂钱刚故事·叙述与精神指向——曹军庆论◎刘川鄂钱刚曹军庆一直是创作势头强劲的湖北作家,广泛涉足长中短篇小说创作,产量大,质量高。从最初的乡村抒写到后来的县城叙事,风格有变,但都体现出很强的个人特色,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论述的对象。一、地域抒写的...
◎晓苏寻找小说的可读性(创作谈)◎晓苏一我写小说,最看重的是可读性。我一直把可读性视为小说的生命,同时也把它当成小说写作的最高追求。在我看来,小说的可读性至少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给读者初次阅读带来的吸引力和兴奋感;二是潜藏于文本深处的那种对读者持...
◎金立群晓苏小说的“违和感”及其文学价值◎金立群这个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我是谁?”是啊,你是谁?你是学生、工人、政治家、英雄模范?学者?说的就是真正的你吗?对于文学作品来说也是如此。你是谁?你是农村题材?知识分子题材?你是平民写作?底层...
◎吕志青我的写作(创作谈)◎吕志青我的小说写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在省刊上发表的两个短篇在方法上属于现实主义路数,作品发表不久我的兴趣就转移了。那时,我意识到,我心里憧憬的是那样一种小说:与生活保持着相当的距离,甚至是遥远的距离,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