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以“聚焦创作、研究问题、凸显批评、引领风尚”为宗旨,致力于开展积极健康、精准有效的文艺批评。 本刊敬重前辈,不薄新人,对青年批评家,尤寄望焉。本刊将搭建一个老中青三代批评家共同发声的平台,尤重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鸣。要众声喧哗,不要万马齐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忠实贯彻“双百”方针,方有文艺批评的春天。
文集访问量: 6275 次
音乐列表
◎刘富道我为什么还在读晓苏的小说◎刘富道新近问世的《长江文艺评论》杂志,把吕志清、晓苏、曹军庆等三位湖北实力作家放在一起隆重推介,并将他们命名为“荆楚三杰”。这三位小说家,我早就开始关注了。比如晓苏,我读他的小说,已经有二十几年了。我给晓苏写的第...
◎刘醒龙文学血统与世界之心——第四届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总结发言◎刘醒龙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已经举办到第四届了,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李敬泽副主席在致辞中提到,这次会议的三个议题:翻译的权利与边界,当代汉语的扩展变化及翻译的新挑战,可译与不可...
◎洪子叶儿童电子游戏与儿童文学深度融合的可能性◎洪子叶儿童电子游戏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文本,与传统文本相比具有极其突出的文本特色,其文本形式也别具一格,对儿童文学具有深刻启发。儿童电子游戏的互动性能够提升读者参与度,将读者变成儿童文学文本的一...
◎雷鸣当下生态小说创作的病象剖示◎雷鸣随着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与具有文化领导权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强调,直面中国严重的生态危机,对现代化的实现方式进行新思考的生态文学,获得了空前的生存发展场域。生态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体...
◎孙德喜当代作家生态写作的嬗变◎孙德喜当代中国生态文学发展至今已经近30年,作家众多,作品数量也早已经汗牛充栋,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那么,如何审视当代文学中的这个特殊题材里存在的问题?本期特别约请扬州大学文学院孙德喜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汪树东教...
◎丁国旗文艺的“教化”作用论纲◎丁国旗教化是文艺的重要功能之一。中国古代对于教化之义有诸多阐释,“美教化,移风俗”(《诗·周南·关雎序》),“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礼记·经解》),“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黑’者...
本刊启事《长江文艺评论》是综合性文艺评论双月刊,以文学评论为主。本刊面向全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学术质量,以质量取文,热忱欢迎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研究者踊跃投稿或推荐优秀作品。为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
◎兴安融汇贯通方可独树一帜——谈艺如乐图的书法和刻字艺术◎兴安艺如乐图不仅是很有成就的蒙古文书法家,他的汉语书法也非常出色,尤其是对汉简很有研究,还有他的篆刻,其中刻字艺术是他尤为擅长的创作形式。他曾获得全国第十届刻字艺术展最高奖、全国篆刻艺术展...
◎叶李写给“我们”的“生死场”——简评周芳的《重症监护室》◎叶李周芳的《重症监护室》尽管未必是“理念先行”,有意地呼应方兴未艾的“非虚构写作”热潮,在开笔之前即精准定位,可是作品被阅读者、评介者以“非虚构”写作视之不能不说与作家力图回到生命现场去...
◎胡一峰我们都埋在别人的记忆里——“文化记忆”视野下的《软埋》◎胡一峰方方近作《软埋》在时间跨度上几乎贯穿了整部共和国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故事。人,是地球上唯一拥有记忆的生灵,也是唯一会主动遗忘的动物。那些在记忆与遗忘之间徘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