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刊
《中国韵文学刊》是中国韵文学会和湘潭大学学联合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以繁荣中华学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探讨中国韵文的特点和发展演变的规律,研究诗词曲等中国韵文的作家和作品,并酌登少量现代和当代的韵文创作。
文集访问量: 3711 次
音乐列表
刘旭青(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论古谣谚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刘旭青(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历史上,古谣谚不仅被发掘汇辑成书,更重要的是在各种典籍中被广泛采用。古谣谚在文学上的概括和总结,主要涉及文学创作、批评、...
文晓华(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魏晋六朝拟篇乐府诗初探文晓华*(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魏晋六朝文人有大量的拟篇乐府诗,这种创作现象经历了萌芽、发展、高潮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反映了由文人个体的自我抒情向文人集...
夏明宇(上海大学图书馆,上海200444)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北宋初年著名词人,其《乐章集》以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卓越成就,开拓了宋词的境界,柳永也因此位居中国古代十大词人之列。柳永词自发表之初就广受欢迎,上自宫廷下至市井,“凡有井水...
王以兴,冯瑾(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0)《诗经·关雎》新解王以兴,冯瑾*(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要对《诗经·关雎》题旨的阐释历来争议不断,其中的关键在于基本文意的疏解有误。从词语的习惯用法和生活情理推断,“求...
唐暠君(香港两岸文化出版社,香港)一六言绝句的格律与对仗自建安时期孔融、曹丕,曹植、嵇康,历南北朝,至唐代都有六言绝句。如王维《田园乐七首》云:“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
胡迎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77)千篇继涪皤,灵襟融造化——陈三立对黄庭坚的承传与创新胡迎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77)摘要陈三立对黄庭坚极为喜好而推崇,他起初在长沙学汉魏六朝诗,后在武昌选定黄庭坚作为效法的重要对象...
汪超(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133)有唐文人十分关注“诗体”研究,欲为诗歌创作明确规范,尝试不同方面的思考,其间包括结句作法的探讨,他们常常感慨“凡诗发首诚难,落句不易”(佚名《诗式》“六犯”)。旧题王昌龄所作《诗格》结合诗坛的创作实...
刘庆云(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读黄庭坚词杂记刘庆云*(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黄庭坚词在用韵方面,基本上是严格的,但有个别作品阑入方言,少数作品有前后鼻音混用、入声用韵颇为宽松的现象,其原因与诗严...
袁子微(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上海200241)“诗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自清代嘉道年间流行于福建后,逐步在全国蔓延开来,据《清稗类钞》言:“(诗钟)至于近代而大盛,作俑者为闽人。久之而燕北江南,亦渐有仿效之者矣。”通俗地说,诗钟是一种文人雅士...
李柏霖(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晚清诗人黄遵宪(1845-1905)身遭时代之剧变,在“上感国变,中伤种族,下哀生民”的爱国情感和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驱使下,自觉继承了由杜甫开创的“诗史”创作传统,有意识地将鸦片战争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