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64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蔚青
  • 林沐风
  • 孤树
  • 落红飘雪
  • 梦乡醉哉
  • 那庚

武晔卿(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一引言南戏系两宋之交诞生于浙江温州的一种戏曲形式,但是由于南戏的创作一直出自民间书会之手,文辞相对较为粗陋鄙俗,格律不够谨严,因此一直受到文人的轻视,长期被视为俚俗妄作、村坊小曲,文人纂录多所不收,是...

浏览全文 阅读(21483)

林传滨(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香港)1909年,王国维《人间词话》推许纳兰性德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1](P4251),自此,纳兰词得到了面世以来的最高评价,受到更多学者关注。①王国维《人间词话》64则于1908至1909年先后刊于《国...

浏览全文 阅读(21524)

胡小林(襄樊学院文学院,湖北襄樊441053)一词学复兴与西泠词坛词滥觞于唐,繁盛于两宋,衰于元明,复兴于清。清代词学的复兴,既是清代词人对词学理论不断反思总结、臻于完善的过程,亦是近三百年来阵容庞大的词人,以数量惊人的词作和异彩纷呈的风格,而展...

浏览全文 阅读(21532)

张宏生(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明清之际,词与曲的关系引起文坛的极大关注,许多重要的批评家都在这方面发表过意见。李渔也是其中的一员。不过,比较独特的是,李渔具有兼擅之才。他不仅能词善曲,而且在词论和曲论方面都有著述:词论有《窥词管见...

浏览全文 阅读(21540)

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南宋词的整体评价颇低,著名词人除辛弃疾外,其他均多所诋斥,甚或是全盘否定。他的这种观点,曾引起相当大的争议,许多学者认为是偏颇之见。笔者在此不拟进行是非之辨,但以为,虽则...

浏览全文 阅读(21541)

欧阳明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吉安343009)作为南宋词坛的重要词家,陆游以其独具面目的词作,横亘于有两百馀年历史的清词学批评历程之中。陆词表现出的多样性的风格面貌、“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及其与东坡、...

浏览全文 阅读(21541)

许伯卿(常州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纵观千年词史,词体诗化乃不争的事实。究其缘由,固然纷纭,但词体诗化理论的引导、规范和促进,无疑是其中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一种。所谓“词体诗化理论”,涵义有二:一是视词为诗,用儒家传统诗教来阐释、规...

浏览全文 阅读(21589)

张进(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辛弃疾(1140~1207)是一位文武兼备、气宇轩昂的爱国英雄。翻开辛词,白发、华发、头白、白首、霜鬓、星星,这些字眼触目可见。他现存词626首,①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例言》(增订本),上海古籍...

浏览全文 阅读(21577)
“半死桐 ”考论 2023-11-09 08:48

俞香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是宋词中的悼亡名作。影响所及,《半死桐》遂成为《鹧鸪天》词牌之别名;“半死桐”也成为比喻丧偶的常典。俞平伯...

浏览全文 阅读(21542)

唐元张静(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北京101601;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83)对汉代文人五言诗的研究,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它究竟起源于何时。传统的认识中,由于李陵诗、团扇诗、古诗十九首等五言诗的创作年代和作者颇存争议,加之钟嵘...

浏览全文 阅读(2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