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选刊
《民间故事选刊》民间文学刊物。以搜集整理和发表国内外民间故事为主。《民间故事选刊》是中国唯一的精选古今中外故事佳作的月刊。艺术性强、知识面广、趣味性浓、文图并茂、装帧精美、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文集访问量: 6687 次
音乐列表
◇文/肖忠田图/段明民国初期。有一天,在京汉铁路列车的一节车厢里,有一位怀里抱着一个小孩的山村姑娘,突然在一个农民的肩头上轻轻拍了一下,指指他鼓鼓囊囊的衣袋,附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话,那农民顿时慌慌张张走进了厕所间,过了一会儿,农民下车走了。那山村...
◇文/高海涛自从防风把“同济堂”的牌匾摘掉,换上“同济医院”后,葛根就不再去同济医院坐诊了。尽管在阳光下,“同济医院”这四个铜字,比“同济堂”那三个木刻字要金光灿烂百倍,但看病的人较以往还是少了很多,渐渐地竟有些冷清了。防风不止一次恳求葛根:“爹...
◇文/王吴军图/段明清朝康熙年间,谢庄镇出了一位名医,他就是武先生。武先生是名医武承福的后代。他从小秉承家学,加上他天资聪明,人又勤奋,所以,武先生21岁那年在他们武家的“慕圣堂”诊所一开始行医,便妙手回春,治愈了别人治不好的疑难杂症,声名鹊起,...
◇文/任喜录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有道理的。鲁氏城有一个古老的小吃叫甑糕。说它古老,不用讲它起始的年月,一看这个“甑”字就知道了,因为字典对它的解释都是“古代蒸食的瓦器”。可鲁氏城甑糕的制作高手却不在城内,而在离城十里的梨园村,也不姓鲁。他...
◇文/施玉明易睿睿图/段明公元1136年8月15日,夏云姑降生时,除异光穿室、霞光横贯外,家中的鸡犬都匍匐在地,院子里的桂花瞬间全开,香气萦绕,绝美异常。她的父亲夏协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欢喜,认定这是孩子大福大贵的兆头,将来一定能为衰败的夏家光宗耀祖...
◇文/萧尚田图/段明顺治帝看破红尘,把万里江山传给他八岁的儿子玄烨,玄烨就是康熙帝。康熙帝成年亲政后,文治武功远远超过了顺治,于是就志得意满,飘飘然起来。这天,康熙来到一处深山古寺,见一群僧人正在寺外种水稻,他决定进寺庙看看。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和尚...
◇文/陈刚大明嘉靖三年的一个秋夜,北京城一片肃杀。内阁大学士的书斋内,灯火通明。一位五十来岁、两鬓斑白的老人身着绯红的官袍,正襟危坐。书案上放着一份众官员的集体上奏,后面密密麻麻地签着一百多个从一品大学士到七品官员的名字和官职。老人双眉紧锁,他知...
◇文/蒋光宇春秋时期,晋国智氏族长智宣子准备立自己喜爱的儿子智伯为继承人。智氏家族的军师智果为人多智,颇有远见,看人看事入木三分。他直言劝阻智宣子:“立智伯为继承人还不如立长子。”智宣子不以为然地问:“为什么?”智果回答:“说到智伯,大家有目共睹...
◇文/马斗全宋太祖赵匡胤弹雀于后花园,某臣子称有急事求见。太祖只好见之,却因所奏之事并不很重要而发怒,责怪其扰了自己弹雀之兴。臣子道:“我以为这事比陛下弹雀要紧。”太祖闻言更怒,竟以柱斧柄撞其人嘴,撞落其两颗牙齿。其人俯身拾起牙齿放入怀中。太祖斥...
明代杨继宗为官清廉,有人给他家送来一只烧鹅和一个猪头,杨夫人收下了。杨继宗回家吃了这些东西后,才知是别人送的礼,立刻捶胸顿足,召集所有下属开会,展开深刻的自我批评。更厉害的是,他当众吃肥皂,把刚吃的东西全吐了出来。当时的大太监汪直说:“天下不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