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乡土人文版)
《读者·乡土人文版》是2000年1月创刊的期刊,前身是《读者》(乡村版)。《读者·乡土人文版》是一本乡土综合性文化刊物,前身为《读者》(乡村版),于2000年1月创刊,是《读者》旗下的第一份子杂志,现与《读者·原创版》、《读者欣赏》一同构成读者系列刊群。从2006年第1期开始,《读者》(乡村版)更名改版为《读者·乡土人文版》,并对杂志原有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和扩充。2006年7月杂志内文由最初的双色印刷改为全彩印刷。2009年第1期,《读者·乡土人文版》再次扩版,杂志开本由原来的16开放大至大16开,
文集访问量: 4672 次
音乐列表
文/米抗战向上的炊烟文/米抗战一见过许多乡土题材的画作,大凡描绘村庄的作品,总能找到几笔淡淡的炊烟,其中一抹炊烟会为画面平添烟火气。缘此,画面一下子就灵动了,意境也增了几分。初见画里的炊烟,是20多年前。那是一张乡土题材的国画,有田地、有树木、有...
文/刘建超图/邵晓昱老街汤王文/刘建超图/邵晓昱老街最明显的建筑就是钟鼓楼。钟鼓楼是用以报时和报更之楼,晨钟暮鼓。钟鼓楼所悬挂的大钟与距其30里外的名寺白马寺所悬挂的大钟同时铸造,因铸造参数相同而产生共鸣,有了“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
文/张敏中国制造的短板文/张敏如今,大家爱谈中国制造与国外制造的差距。在德国制造那里,追求极致的精神,表现为德国制造业界对于技术、创新、质量的高度追求;在日本制造那里,撇开情感因素,日货的质量,与工业技术背后的职业精神密不可分;在美国制造那里,以...
文/陈煜“的确良”风靡的时代文/陈煜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20世纪70年代,“的确良”像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在那个时代,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即使算不上时髦,起码也算得上“洋气”。“的确良”是一种化纤布料,通常用来做衬衫。照现在...
文/胡安运图/郭德鑫老家物语文/胡安运图/郭德鑫我想,老家就是承载我们童年岁月的地方。在那里,有忧伤,也有欢乐,有辛酸的眼泪,也有幸福的歌声。老家千里一梦遥,故乡老井起青苔。其实,无论何时,无论你身在何处,老家的山山水水,老家的一砖一瓦,老家的一...
文/祝小兔修鞋的道行文/祝小兔我的靴子跟坏了,送去老鞋匠那里修。去取鞋子的时候,我发现两个前脚掌底部的外侧都被粘上了皮子,便很纳闷:“我的鞋这里没坏啊?”老鞋匠这才抬起头:“你走路肯定用力不均,鞋底磨歪了,我给你调整过来了。”鞋底被粘得平平整整,...
文/田秀娟图/陈明贵踮起脚尖来爱你文/田秀娟图/陈明贵她9岁时,母亲因病去世。那时的父亲风华正茂,是一名车间主任,处理完母亲的后事,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听着他们和父亲在客厅里小声说话,她躺在被窝里偷偷掉眼泪。她知道,父亲要给她找后妈了。早晨,父亲早...
文/胡伟琪饼擀厚处文/胡伟琪小时候在乡下,我们族里有一位木匠奶奶,不识字,却又非常了不起。因为她生了六个儿子,娶了六房媳妇,是我们族里儿子最多却又从来没有找过族长调解纠纷的人家。木匠奶奶家是四世同堂,老老少少好几十口人生活在一起。她家老大和老二当...
文/燕子图/小黑孩做许多0前面的1文/燕子图/小黑孩小城刚有红绿灯时,很多人还不习惯红灯停、绿灯行。白天,很多人对红灯视而不见,还得交警逐个拦下罚款教育,维持秩序;夜深人静的时候,红绿灯更是形同虚设,不管红灯还是绿灯,开车的人都呼啸而过,因而路口...
文、图/李双喜云上的日子文、图/李双喜在深山里见到华与东的那日,刚刚是晨晓,云雾在山涧迷离游荡,霞光给世界染上了色彩。青葱的树木中隐约现着蓝顶板房,屋旁是漫过头顶的海芋,连同草芥一起填满弯曲的小道,绿色盎然,无边无际。这样一处人迹罕至的山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