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33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梦乡醉哉
  • 胡谈
  • 谷一
  • 牧雪吹箫
  • 元宾

肖进摘要: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根本诉求是为了解决文艺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和理论的理解,均可以在这一思路上找到答案。而生产范式的设置,则为马克思在一个在更广阔的前提下思考“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树立了一个框架性...

浏览全文 阅读(30321)

贺绍俊摘要: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从1980年代起发展至今已有四十年时间,有必要引入史的概念进行研究。1980年代初的“美学热”,打破了文学批评僵化的思维定势,为文学批评的突破提供了理论准备。其重要标志就是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向“向内转”,1990年代以后...

浏览全文 阅读(30366)

丁国旗摘要:习近平有关文艺的系列重要论述,并非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现实、文艺现实的土壤之中,体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体化的方法论特性。对习近平文艺系列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

浏览全文 阅读(30296)
未尽的问题与方法 2023-11-09 08:48

王尧牛煜一?生活在细节和记忆中牛煜:如果简单分类,您的研究领域大致在当代文学史与文学批评之间,关于文学史的研究成果似乎更多些。我注意到,您在1990年代比较多的成果是当代散文史研究。您写作散文的时间也很早,这两年在《收获》和《钟山》上分别开设了《...

浏览全文 阅读(30331)
七十年风云激荡 2023-11-09 08:48

樊星摘要:当代文学七十年与现代文学三十年相比,成就几何?当代文学虽然谈不上大师如云,却在开拓新的文学世界方面超越了前人:一是从“红色经典”到新时期的“战争文学”都弘扬了敢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显示了“国民性”的另一面;二是当代历史小说成就多多,体现出...

浏览全文 阅读(30317)

摘要:1924年泰戈尔访华,不仅是中印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涉及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持续至今的观念之争。本文通过查阅泰戈尔当年在中国发表的一系列言论以及当时中国文化界的反响,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揭示了泰戈尔对东西方文化的品评、对现代性及现代化的反思、对人...

浏览全文 阅读(30329)
战争的重述与反思 2023-11-09 08:48

张柠罗森摘要:邓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以抗战时期的香港为背景,以士兵郁漱石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多样的叙事视角和宏大的文本体量,对抗战史进行了重述。在对战争进行重述和反思的过程中,“反战”思想贯穿始终。小说以“人”为核心叙述对象,从人道主义的...

浏览全文 阅读(30371)

谭雪晴陈晓明摘要:邓一光的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开辟了一条既不同于“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也不同于他以往战争/军事题材作品的书写道路,在战争的残酷环境下探究人性的种种可能,重新书写了新时期的“人”的主题,而且为其赋予了更深厚的时代感。...

浏览全文 阅读(30396)

贺绍俊摘要:邓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是一部可以与世界各民族的战争小说进行对话的中国文学作品。作者将香港保卫战以及中国抗日战争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果链中的环环相扣的存在,并从和平思维的角度去思考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其深度和视域在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中都...

浏览全文 阅读(30374)

李海燕摘要:新时期广东城市文学的“南中国城”想象呈现出丰富立体的面貌,从全球化/本土化视阈来看,“南中国城”或被想象为国际化大都市,或被打造成本土化都市群。前者的同质化与标准化趋向使其沦为面目模糊的现代化符号,“南中国城”想象因而堕入没有时空背景...

浏览全文 阅读(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