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坛
《当代文坛》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文学类核心期刊。《当代文坛》主要设有名家论坛、对话与交锋理论探索、创作研究小说面面观、作家与作品批评与阐释、诗歌理论与批评海外文坛、海华文学之窗散文艺术谭、女性文学论博士论坛、文艺论著评介影视画外音、艺术广角等栏目。
文集访问量: 7386 次
音乐列表
任军摘要:《山杠爷》和《木铎》不仅竖起了李一清前后20年的创作标杆,也凸现了他对于传统宗族文化一以贯之的诗性观照。前者是作家立足现代乡土世界对宗族文化二重性独特的审美体认;后者则以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野、更富诗意的笔墨延续了前者的文化追寻,其独特的艺...
王小娟摘要:“80后”小说家颜歌以先锋派姿态创作了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从自我和社会维度上深层反思人性,重审人的传统价值,从而建构新的理性。通过自我和社会两个向度的追问和求索,为社会提供了难得的反思精神,为人类透视自身灵魂提供了宝贵的批判视角。这种...
朱崇科摘要:黎紫书的小说实践已经颇有成效,她的小说尤其善于书写小历史,以小见大,寓意丰厚,令人称奇;同样她也常常借性书写反映并探勘人性的限度、丰富性,而黎紫书也工于小说技艺,对故事性实践娴熟繁复,令人对其创造性叹为观止。但同时她也有其局限,如书写...
王迅摘要:麦家小说主人公呈现出两种极端的人性状态,一种是超乎世俗的天赋和禀性,一种是远远低于常人的智力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极端强大而又极端脆弱,主人公常常在两个端点转换并存,这内在地决定了他们生存的悲剧性:走向顶点之后又滑向深渊,无比辉煌而又痛彻...
郭名华摘要:小说的结构几乎决定一部长篇小说的成败,然而,很长时间以来,研究界很少关注长篇小说的结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老生》,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借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和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在作家三十年来探索长篇小说结构艺术...
席建彬摘要:汪曾祺小说的诗化风格并不稳定,在现代主义影响下早期相对驳杂,“十七年”的现实转向包含对时代文化的某些迎合,而晚期在至美诗情的短暂闪现之后,则更多诗意的消解,表现出对诗化美学的背离。趋于变异的小说风格,预示着文学精神的开裂与波动,局部乃...
桑大鹏摘要:解构主义与佛教尤其是禅宗的认知方式之间存在着诸多可以比较的地方,解构主义对超验所指的否定,“踪迹”对万物的拆解,以及“删除下书写”等等,呼应着禅宗的思维技术,显示着二者之间的趋同,文章试对此作初步探讨,以寻找东西方哲学对话的渠道。关键...
戴登云摘要:解构理论的东渐似乎已成为学术史。然而,如果仅仅以“学术史现象描述”的方式来处理这一课题,恐将难得其真义。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事实上,解构理论的东渐再一次以极端的方式呈现了百余年来西方思想的东渐与它的中文语境复杂的“时代错置性”关系。认真...
王元忠摘要:学院批评目前更多的是以一种负面的形象表现于人们的描述之中。当下学院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两方面:一是批评的不在场不在文学之场,不在文学实践之场;二是批评者的无立场无批判立场,无审美立场。因缘于此,重归文本,回归文学批评的批评现场...
吴亚南赵雅娟摘要:实践是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性内涵的逻辑前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性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在哲学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始终围绕中国在社会革命、政治经济改革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文艺问题展开问题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