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坛
《当代文坛》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文学类核心期刊。《当代文坛》主要设有名家论坛、对话与交锋理论探索、创作研究小说面面观、作家与作品批评与阐释、诗歌理论与批评海外文坛、海华文学之窗散文艺术谭、女性文学论博士论坛、文艺论著评介影视画外音、艺术广角等栏目。
文集访问量: 7383 次
音乐列表
李震摘要:吉狄马加的长诗《我,雪豹……》不仅仅具有人们普遍指认的生态意义,更是一个复杂的同构性隐喻。雪豹作为一个极具隐喻性的意象,与彝族史诗中的英雄有着某种结构上的同一性,从而形成了相互隐喻的关系。从雪豹的命运触及到了民族的历史,乃至很多民族史诗...
邱婧摘要:以“朝圣”为主题的当代藏族汉语诗歌创作不在少数,藏族当代诗人列美平措也是其中之一。但与其他藏族诗人不同的是,他既认同又偏离“朝圣之旅”,在他的写作中可以看出某些保留与彷徨。文章试图通过对其“朝圣”诗、“天葬”诗等的解读,来考察他对族裔认...
马超薛世昌摘要:赵丽华是中国当代一位具有写作方向性与写作探索性的女诗人。2006年9月,她的部分诗作被网络相继转载并饱受诟病。赵丽华的诗歌之所以被恶搞,首先是因为她以自己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极端口语诗自我消解了大众心目中传统诗人的形象,其次是因...
马云鹤摘要:将哲学定义为创造概念学科的德勒兹是一个创造概念的高手,他著作中提出的块茎、逃逸线、无器官身体等概念一直是分析众多艺术作品的玄妙法门。伴随着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歌红遍全国,余秀华这个名字背后所指代的意义也越来越丰富。本文...
鄢冬摘要:随着超文本时代的来临,“好诗是什么”这一问题应该拥有更为新鲜的答案。优秀的新诗应该是独特形态、规律乐感和严肃意义的结合体。独特形态,是指新诗应该有其独立的形式美学价值;规律乐感,是指诗歌或具有内在的情绪节奏符合一定的规律性,或拥有严整的...
李雪梅摘要:胡发云的小说一直都致力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并在记忆和遗忘的缠绕中越来越清晰地传递着一种立场:拒绝遗忘。知识分子的精神分化、现代人的自我救赎、历史真相的追寻与反思是胡发云小说记忆与遗忘主题的重要构成,其中既包含对个体生存境遇的剖析,也...
彭超徐希平摘要:通过考察阿来小说作品中的历史观,可以发现阿来对历史文明发生、发展的探询是围绕着“我是谁?”并回答“我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哲学命题。笔者认为阿来的历史观是“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阿来文本中的批判意识逐渐加强...
韩松刚摘要:叶兆言是一个很难归类的作家,“新历史”、“新写实”、“先锋派”,种种时髦的标签似乎都能和他扯上点关系。这种难以归类在其新世纪的小说写作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文革”、神话、成长、爱情以及各种时尚都成为他创作的题材。其中,既有对历史的追问、...
朱中方摘要:余华以具有反叛和颠覆精神的“先锋作家”著称于当代文坛,但纵观其转型以来的创作,思想深处仍残留着浓厚的性别歧视意识对女性形象有意无意的嘲弄和歪曲。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对余华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其作品中叙述视角选择与性别政治之间的动态、复杂...
陈红梅摘要:文学批评和批评理论的发展始终受到社会发展和历史思潮的影响。启蒙思潮的发展导致理性主义兴起和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阶段,这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客观、理性和实证的态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在此影响下也转向客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