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35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我游冥冥
  • 林沐风
  • 骆雪
  • 李椿
  • 落红飘雪
  • 秋梓

聂茂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主创者们大多停留于先锋精神的浅表意义,但由于“身处绝境”而必须选择集体“突围”。不少作家对“元小说”的艺术手法进行“横的移植”,特别是对他国个别作家的某个句式或某种叙事策略病态式地模仿或抄袭,不仅凸现了这...

浏览全文 阅读(25635)
从顿悟到顽童 2023-11-09 08:48

田志梅摘要:被誉为“当代八大散文家之一”、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的作家”的林清玄至今已是华语世界里家喻户晓的纯文学作家。其作品成功的原因很多,笔者拟从文艺学入手,深入探究在其文学创作过程中别有洞天的集作家创作心境的蓦然顿悟、独特眼光和非凡...

浏览全文 阅读(25592)

齐小刚摘要:“重写文学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在具体实践上新世纪以来收获颇丰,其中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尤为突出。2013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钱理群教授策划的以“文学广告为中心”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编年史》,编著...

浏览全文 阅读(25625)

叶天露摘要:中国历来有重史的传统,史学也十分发达。然而对多民族的记载,历史和文学却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和面貌。通过分析比较“二十四史”多民族一体的历史书写传统与中国文学史对少数民族文学书写的缺失,我们会发现中国文学史存在的重大残缺。中国文学史一直以来...

浏览全文 阅读(25621)

苏奎摘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历史的转型期,现代化的民族国家的建设成为新时期的主要诉求。随着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变革,文学艺术也呈现出剧烈的演进态势:文学评价从政治批斗经由批判逐渐回归为艺术批评;文学向人学复归,“文...

浏览全文 阅读(25626)

韩晓芹编者按:这组来自高校的文章,主要讨论的是社会转型与文学形态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试图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20世纪中国文学形态演进问题的研究,发现这一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对文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及在文学观念主导下文学形态的演进历...

浏览全文 阅读(25604)

姚连兵摘要:亨利·雷马克将跨学科整体研究确定为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之一,他对学科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其赢得比较文学“良心”的美誉。本文从雷马克早期学术经历、德国比较文学的传统以及印第安纳大学教学实践这三个层面考察其比较文学跨学科整体思想的必然性。...

浏览全文 阅读(25601)

张继红摘要:作为中国当代文学自然生发的新阶段。新世纪文学正经历着“历时性世纪跨越”与“共时性当下转型”的时代难题。以动态的文学传统观确证、辨析和诠释新文学传统,并以底层表述、城乡关系书写等话语方式和题材类型在新文学传统中的流变为例。评估新世纪文学...

浏览全文 阅读(25621)

摘要:“伴随文本”理论,是赵毅衡教授在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或称“文本间性”)、热奈特的“跨文本”、麦克林的“附加文本”、瑞恰慈等的“语境论”、洛特曼的“符号域”以及国内学者的“潜文本”、“隐文本”等理论基础上,所推演和发展出来的一种文本互文理...

浏览全文 阅读(25650)

毛娟摘要:在众多后现代理论中,美国学者伊哈布·哈桑的思想是独特的。他认为虽然后现代主义最终会成为过去,但后现代性中蕴含的怀疑精神、否定精神和批判精神却在全球化的意识中具有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种理论武器,后现代主义将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丰富的...

浏览全文 阅读(2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