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坛
《当代文坛》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文学类核心期刊。《当代文坛》主要设有名家论坛、对话与交锋理论探索、创作研究小说面面观、作家与作品批评与阐释、诗歌理论与批评海外文坛、海华文学之窗散文艺术谭、女性文学论博士论坛、文艺论著评介影视画外音、艺术广角等栏目。
文集访问量: 7369 次
音乐列表
蒋林欣摘要:学者型诗人干天全长期从事诗歌创作与理论研究及教学,对中外诗学、诗歌体式、语言艺术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针对当下诗歌“私人化”倾向所暴露出的脱离生活、无视公众、逃避现实、精神萎缩等流弊,积极呼吁重建诗歌精神,即向善向美、反抗压迫、...
摘要:梁上泉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他在抒情诗和叙事诗、歌词、剧本等的创作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梁上泉的叙事诗坚守诗体的文体特征和发展规律,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一,坚持以叙事为线索,以抒情为旨归的艺术取向;其二,借鉴民歌手法,建构诗的音乐性;其三...
王立摘要:郑小琼由一个普通的打工妹转变为文坛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已成为底层写作中的一段佳话。在郑小琼的创作中,打工诗歌是其作品的精华所在。作为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并且一直在打工者的队伍中打拼的郑小琼来说,她是打工阶层的见证者和书写者。郑小琼用她犀利的...
钱志富邹林芳摘要:吕进诗学思想存在前后期分期,前期以《新诗的创作与鉴赏》为代表,后期以《中国现代诗学》为代表,前期的“抒情”说与后期的“内视点”理论各有优长,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关键词:吕进;诗学思想;前后期;关联性一吕进诗学思想建构的前...
肖辉黄晓东摘要:“新时期”以来,当代作家“经典化”的过程与“十七”年时期相比,有了新的变化,其中很多新的因素不可忽视。除了政治文化的变化这一重要因素之外,专家(批评家)、出版业、“作家排行榜”、文学教育等这些新的因素在作家“经典化”路径中也都起到...
赵思运摘要:谭五昌的《诗意的放逐与重建》从坚实的逻辑起点出发,密切追踪“第三代诗歌”的运动全程,以缜密的逻辑思辨,深度勘探并彰显出第三代诗歌的内在真相与格局,闪烁着深挚的反思眼光。尤其是对“第三代诗歌”中革命情结及其反思的论述,显示出谭五昌作为一...
摘要:周云和的小说创作提升了宜宾文学的地位,他善于从整体性上塑造人格形象,塑造出一系列鲜活地行走于文坛的人物形象;并且长期脚踏实地坚持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在生活中发现和获取人物与题材;其语言传递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构成了他小说的鲜明特色。关键词:周...
曾平摘要:贺享雍的《乡村志》始终以内在于乡村的视角对乡土中国的微观历史进行文学书写,并在他的写作中慢慢地褪去浮华,一步步更深地回归乡村和传统,让当下的乡村与乡民被遮蔽的处境、命运、历史与内心世界慢慢地浮现于文学的地表之上。对农民身份的坚守,也决定...
刘国欣摘要:在符号距离面前,文本的意义表述会有天生的困惑。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生的罗伟章,对川东北的白云、土地以及生长其间的万物,有着独特的诗意感受和坚实书写,他的散文《白云和青草里的痛》及散文集《把时光揭开》,以悍莽且柔情、简约且细腻的繁复笔...
黄云霞摘要:“异”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对“异国/异域”的想象性认知,“异”是一种“他者性”的存在,对于“异域”的想象目的是为了借“他者”作为参照来确认其“自身”。阿来在小说中设置了拉萨西藏、汉地和外国这样三种“异在”的“他者”,并以此为比照,逐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