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林
《小说林》是哈尔滨市唯一的专门发表小说、散文的纯文学主流刊物。主要版块栏目: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域外文学、哈尔滨新作家、热点传真、散文、青春写作、微型小说、文化信息、报告文学等。
文集访问量: 6159 次
音乐列表
■李春鹃我与邓刚同住在海滨城市大连,呼吸着鲜润的海洋气息长大,所以对大海有着深切的感受。邓刚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全世界的国家大都在海洋的包裹之下,所以你无论走到多么陌生的地方,都会感到家乡的亲切。”也许如此,大连的作家们只要拿起笔,脑袋里就波涛起...
■邓刚我体魄健壮,五大三粗,却不善工事,竟然爱好文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国上下掀起一场文学热,几乎是全国人民都在看小说讲小说评小说。由于刚刚过去的年月惊心动魄,因此所有的作家都充满激愤和激情,他们奋力创作,把小说写得像尖锐的杂文,像浪漫的散文,...
《浮槎梦》读起来衣袂飘飘,小说中的生存与死亡、痛苦与遗忘以及现实之中一切的责任与压力,在其冲淡的叙述中漫漶着一种澄澈之感。这也使得《浮槎梦》中五篇小说的开头都相当放松,《非风》中“他”在月夜下与草木生灵的诗意邂逅,《小雅》里我眼中倒映而出的蓝衣少...
■邓刚辽东半岛的渔村里有很多美丽和恐怖的传说,有海神娘娘点灯引路,有海龙王爷兴风作浪,有虾兵蟹将凶猛厮杀,还有海夜叉深夜登岸。老渔人说,陆地有什么海里就有什么。陆地有飞禽走兽,海里照样有这些玩意儿。什么海象、海狮、海豹、海马、海狗、海猪、海兔子、...
于德北很多年前读《列子》,只读了一句“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就觉得满眼都是故事。列子的袍子蓬松起来,头发似乎也将散不散。他说话的语速偏中,声音不高,不急也不缓,虽然有方言,但每一句都听得清清楚楚。至于读到“子列子适卫,食于道,从者见百岁...
■杨仕芳中年男人在傍晚时分醒来,眼皮抖了好几下才能启开,慢慢露出白多黑少的眼球,像涂着一层淡黄的地沟油,那目光,既暗淡,又没精神。他模糊不清的视线里,看到手臂上扎着针头,连接着针头的是一根细管,像根青丝往上攀爬,半墙上吊着一瓶药水,瓶子上写着葡萄...
非风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郑獬还有几日就到十五了吧?心里一下虚得很。抬头看天,月正圆,便散了步子,往山坡上去。正是春夜,微风四伏,动的时候没有,静的时候却潜潜地泛来,吹得人脚趾都绿。于是身上的长衫鼓荡起来,险些与身体脱离。站在山下,...
■张鹏禹“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生命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不负韶华。尽管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名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但对于寻常人而言,恐怕一生中也难遇到这种...
一待那次和费丽见过后,我就禁不住地想起一幢楼的二十七层。二十七层是费丽住的那幢楼的顶层,她曾连续几个深夜上到了楼顶上。我难以想象深夜里她一个女人坐在楼顶的感觉,而且她那样的单薄。她小区的名字我的确忘了,但二十七层的高度我却刻下一样记着。就是从那天...
■杨不寒小说是一种试验。它在叙述中以身犯险,与欲望短兵相接。日常生活里,我们所不愿意与不能够涉足的地方,是它活动的场地。最后,它会从中折返,回来告诉我们那里的情况。它的伤痕累累,或者春风满面,都会让人心有戚戚焉。小说不遵循理性,或逻辑。这是因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