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学术版
《名作欣赏·学术版》学术版,侧重于宏观的学术研究,其内容为古今中外作家、作品评论和中西批评理论解读。欢迎有新见、有深度的文艺批评、影视评论和中西方批评理论解读的学术论文及书评。学术版稿件要求按照本刊学术论文格式,并附“摘要”和“关键词”,将“作者简介”附于文末。
文集访问量: 11836 次
音乐列表
褚莉莎摘要:《听听那冷雨》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典诗画的意境与现实观感汇聚在一起,编织出一部旋律节奏优美、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的文字乐章,笔墨浓重地勾画了一位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形象,委婉地表达了一位...
赵淼摘要:本文用文艺心理学分析方法,以在西方文艺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堂吉诃德形象为例,深入探讨了悲喜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滑稽与崇高的审美本质意义。关键词:《堂吉诃德》悲剧崇高滑稽英雄从问世之初的普通喜剧到如今的文学巨著,《堂吉诃德》已经成为文...
李胜男摘要:《鲁斋郎》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名作之一,剧中包拯以“鱼齐即”这一相似之名代替“鲁斋郎”,奏明皇帝,皇帝判斩,事后得知实情也无可奈何,此情节安排是有违常理的、悖谬的。这种悖谬情节的出现一方面与元代社会礼法的松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元代蒙古...
李仙芝李胜男摘要:汤显祖一生共创作了五部戏剧,“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在艺术上,从多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戏剧和史传传统,重点是不平则鸣的抒愤传统、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和以幻为真的创作传统。关键词:《牡丹亭》不平则鸣温柔敦厚以幻为真在明清文人...
郑柳娜摘要: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丑”的问题的是庄子,在他看来美丑本质上是无差别的,他的审丑具有无功利性。《庄子》中刻画了大量散木、畸人的形象,但庄子并没有让“丑”沦为“美”的附庸与陪衬,他以丑载道,使得美丑二者并存屹立于文学之林。关键...
席红霞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类和归纳;接着阐述《红楼梦》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找出《庄子》和《红楼梦》的相通之处;最后重点分析《庄子》文学形象下催生的《红楼梦》人物形象。关键词:《红楼梦》《庄子...
羊红摘要:苏颋是唐代著名人物,与当时著名人物张说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其释文成就在当时就得到了认可。历来对苏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平经历和整体思想风格上,而没有对个别作品进行细致分析。现在本文针对苏颋在蜀中所作的《武担山寺》诗进行分析,并探讨苏...
刘昉摘要:170年前,美国生态文学大师梭罗只身独居瓦尔登湖畔;“五四”后,一群文人墨客群居在白马湖。走进《瓦尔登湖》和《白马湖散文随笔》,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画卷,也体会到了清水碧波对作家灵魂的涤荡﹑精神的充盈。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
李小凡摘要:杨炼新诗创作从朦胧诗时期到当下一直坚持诗歌内容之深与形式之新,其域外身份使他能更为冷静地看待诗坛现状,并以更广阔的视野为现代汉语诗歌的写作提供新的尝试。《叙事诗》则展现出了杨炼无与伦比的结构——创造力,长诗将整体音乐构思、每部精致的结...
陈李力摘要:对于诗歌,诗人郑敏认为诗歌的本质是生命,并将生命作为其诗学的灵魂。其诗歌研究的中心,就是诗歌是否表现了生命的真谛。在她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执着地追求生命与哲学的融合,在生命与死亡中探寻死亡的意义,在爱与恨中升华苦难的体验。关键词:郑敏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