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2014 次
音乐列表
关源摘要:奕绘的词大多流露出一种追求闲适生活、淡泊名利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向往普通百姓平淡俭朴的日常生活,喜爱优游秀美恬静的山水风光,追求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趣。本文试图通过作品解读,从以上三方面探寻奕绘词中闲适淡泊的生活色彩,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关键...
张文悦摘要:本文通过《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道连形象与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相类比,从“水仙的生成”“不幸的厄科”与“观看与被看的倒置”三个角度切入,探讨画像作为镜像隐喻的内涵,解读作为19世纪那喀索斯的道连形象之传统与叛逆。关键词:道连·葛雷那唁...
段杰茹摘要:作为一个执着于河南乡土叙事的作家,李佩甫的小说一直以鲜明的现实风格而存在,但是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现实乡土,李佩甫对乡土也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感情:有眷恋也有批判,有逃离也有救赎,有忏悔也有无奈,从他小说中的复杂感情入手,分析出这一现象背后...
王僳摘要:在1927年冬天,小说《梦珂》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这是丁玲女性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是其艺术生涯的开篇之作。小说借主人公梦珂在现实中的一次次逃离,再现了“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真实处境,也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梦珂这一形象深深镌刻着作者的...
刘飞摘要:身份认同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共同意识。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母国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使得本应明晰的身份认同变得模糊。本文通过对于金庸武侠小说中“父亲失踪”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当时香港人身份认同的迷茫在武侠小说中...
张正蒙摘要:白塔是《边城》中的代表性意象,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从白塔本身的特征入手,重点讨论白塔与小说中人物的关系,并结合沈从文先生在其他作品中对湘西的思考,可得知白塔意象对于《边城》的意义。白塔的永恒性与人事的变幻莫测形成对比,在审美...
尚晓晖摘要:沈从文与汪曾祺小说中都存在大量关于死亡的书写,其中独具特色的表现形态折射出作家对生命不同的思考,这与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独特的生命体验、生命观等因素直接相关。对死亡书写的重视和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两位作家对死亡意象的独特理解以及他们寄寓其中...
任鹏程摘要:宋词和清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依声填词创作高峰的代表,这两个阶段大家辈出,数量丰富,而生辰相距八百年的李清照和吕碧城更是同以巾帼词人的身份,自铸伟辞,创作出众多凄美感人的词作。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她们的词作不仅反映出女子生活处境的困难艰辛,更...
叶玮琪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历来是学界讨论的重点,且多数学者将苔丝视为新女性的代表。本文试图从苔丝最终杀死亚历克这一直接原因入手,由表及里探究人物性格、社会大背景等因素对苔丝命运的影响...
蔡汶谕摘要:南非小说家库切出生于南非开普敦,深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美国学习工作的经历对库切的文学生涯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贝克特等现代主义的写作风格在他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越战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库切在他的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