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99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谷一
  • 孤独玫瑰
  • 沂河渔翁
  • 南山2020
  • 香灵儿
  • pchenf

覃薪摘要:按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拉康的观点,主体始终处在他者的话语中,作为他者存在,主体的欲望也存在于他者中,成为他者欲望的欲望。徐小斌近年来的新作——长篇小说《天鹅》,一个看似纯爱的故事内里透露的却是个体的主体性缺失与爱的不可能。通过引入拉康的...

浏览全文 阅读(23423)
一手画出一手抹去 2023-11-09 08:48

吴卉摘要:小说《我们一无所有》的作者安东尼.马拉通过一幅不断辗转的油画《午后的空旷牧野》,连接并塑造了横跨苏联八十年的人物序列。在亲历、见证、回忆历史的多重维度中,作者借这一小人物群像探讨了历史事件对不同阶级的影响,同时揭示出个体生命在大历史中的...

浏览全文 阅读(23380)

王珂欣摘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是与《生死疲劳》交替完成写作的,通过两个文本的对读可以发现两部作品的联系与区别,深入探究作品《蛙》中“蛙”这一动物意象的使用。关键词:《生死疲劳》《蛙》动物意象有人说《蛙》是莫言作品中“口味较轻”的一部...

浏览全文 阅读(23379)

胡洁摘要:“城之恋”是《边城》与《倾城之恋》的共同的表层结构与叙事模式。沈从文“边城”之“城”是湘西一隅,城中的爱情以悲剧结尾,是文明顺向发展的结果。张爱玲“倾城”之“城”是都市香港,小团圆式的爱情,是因为文明的逆向回归。沈从文是从理想到现实,张...

浏览全文 阅读(23380)

王思侗摘要: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以女性被拐为题材,书写了农村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逐渐凋敝的故事。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在实写主要人物日常生活与言行的同时,作者在这些主要人物形象上留下了片虚白,意义也由此衍生。本文旨在解读老老爷...

浏览全文 阅读(23379)

季雯静摘要:“疯癫”是鲁迅小说中常见的意象,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他首先开创的领域。疯癫并不是一种生理学现象,而是一种隐喻、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话语建构。本文通过分析鲁迅小说中“疯子”如何被指认和惩罚、不同“疯癫”类型的隐喻意义,来探究鲁迅如何通过“疯癫...

浏览全文 阅读(23335)

李文巧摘要:品味小说《银灰色的死》中月亮的意象、色彩的寓意,体会郁达夫作品中“颓余者”形象,体会早期郁达夫风格中感伤的、颓废的唯美主义倾向中的现实主义。关键词:意象“颓余者”唯美主义《银灰色的死》是郁达夫公开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21年发表在...

浏览全文 阅读(23326)

周虹摘要: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蕴含着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日常饮食反映了出来,除了有平民日常饮食中的饮品和菜肴名称以外,更反映了很多食俗与食礼。通过对《儒林外史》中饮食习俗的研究,可以窥探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体现饮食文...

浏览全文 阅读(23367)

张群摘要:李存葆的《飘逝的绝唱》以文化为视点,在古今对话中,重新阐释王实甫的《西厢记》,肯定《西厢记》的文学文化价值。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化散文,《飘逝的绝唱》彰显了鲜明的文化意识,流淌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文化批判精神;在两万五千余字的大篇幅中,充盈著...

浏览全文 阅读(23389)

武帆摘要:中国新诗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折,这一时期探索诗人异军突起,诗人们强调的个性自我和个体存在价值成为探索诗歌的重要特点。这一变化在诗歌日益僵化的历史时期为新诗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上海文艺出版社在1986年出版的《探索诗集》中收录...

浏览全文 阅读(2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