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89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新雷第一声
  • 岚若西谷
  • 牧雪吹箫
  • 混沌虚空
  • 周健

付晓蕾摘要:鲁迅在《示众》里刻画了某一大街上的一群看客形象,他们性情呆滞冷漠,却以让人讶异的热衷和执着自觉地维护着“看”与“被看”构成的规训秩序,争抢着附着在“看”上的“权力”。鲁迅对示众场景的白描,揭示的是“看客们”在“看”的控制下,丧失正常表...

浏览全文 阅读(22429)

关海潮摘要:“现场”作为社会学批评方法曾风靡一时,将其复杂语境放入诗歌研究中表现为外在的社会背景和内在的日常生活场景的还原。在孔令剑《阿基米德之点》中具有“现场感”的场域主要表现为三个部分:日常生活、都市印象、个体内心世界,每部分都将诗意指向了哲...

浏览全文 阅读(22387)

李旭冉摘要:在中国散文史上,沈从文的散文颇具特色,这是沈从文散文中流动的生命意识所致。《湘行散记》正是他散文成就的高峰。通过“融入”和“倾听”的方法,《湘行散记》抵达了最深层的生命“诗性”,这种生命“诗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敬畏呵护生命...

浏览全文 阅读(22393)
乡土记忆的文学立场 2023-11-09 08:48

庄宇琪摘要:《漂泊的那朵美丽忧伤》是牛殿庆教授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在这本集子里关于乡村记忆的表述,一方面可以看作是他对童年、对亲情的留念,另一方面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与向往,再就是亲情叙事的铁骨柔肠。此外从这部著作的一些文章,可以领略作者的文...

浏览全文 阅读(22380)
怨妇诗的当代承接 2023-11-09 08:48

牛殿庆摘要:愁怨是诗人抒发情感和读者阅读欣赏的最佳契合点,愁怨作为一种情绪,无论是大张旗鼓地宣泄还是暗自神伤地落泪,这种情绪多呈现于妇人身上。荣荣诗集《时间之伤》,可以说是一个怨气桶,汇集了更年期女人的心态种种。无限重复的人生是对女性生存现状的最...

浏览全文 阅读(22409)
情的深沉与礼的含蓄 2023-11-09 08:48

师蒙丽摘要:《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是杜甫写给好友郑虔的一首赠别诗,郑虔年老时因在“安史之乱”中被迫接受了伪职,所以在平定叛乱后被定罪遭到贬谪。杜甫哀叹其命运的无常,又无可奈何,深知分离将要成为永诀,写下这首极其悲痛沉郁的血泪之作。杜甫写于相同背...

浏览全文 阅读(22396)
动感 光影 虚实 2023-11-09 08:48

梁彬摘要:本文结合中外美学理论,旨在从动感、光影和虚实三种写作手法上对比分析拜伦的《她走来,风姿优美》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两首诗歌都着意于动感的营造、光影的对比和虚实的转换,然而由于两位作者自身迥异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诉求,两首诗歌展现出不...

浏览全文 阅读(22447)

齐晓玉摘要:本文以《庆湖遗老诗集》《东山词》为基础文本,结合史料,探讨贺铸仕宦经历与其心态、创作的关系。元祐六年的武官转文官,是贺铸仕宦生涯的重要节点。此前任职武官虽沉沦下僚,但他仍渴求出现转机,诗词中多发建功立业的强烈诉求或才高位低的不平之鸣,...

浏览全文 阅读(22475)

刘瑛莹摘要:佛道之争自从佛教传入并成体系后便一直贯穿在我国宗教的发展史中,作为一个由来已久的宗教思想拉锯战,在唐初到唐末的这段历史中达到极盛,并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酉阳杂俎》作为一部极物博览之书,自然对其有所反应。然而作者段成式对于佛道争...

浏览全文 阅读(22385)

方观生摘要:作为战国后期的儒家大师,荀子对于周公和孔子极为推崇,他尊孔子为大儒,并高颂孔子为“圣人”。但自孔子死后,他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到了荀子所处的时代,孔子形象经由孔门弟子及其他学派的发挥,已逐渐偏离了原本的模样。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荀子开...

浏览全文 阅读(2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