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83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芳踪
  • 宋家园
  • 混沌虚空
  • 林沐风
  • 谷一
  • pchenf

摘要:以迟子建在小说《烟火漫卷》中所塑造的几位人物为切入点,结合对迟子建写作的理解,能够发现其在《烟火漫卷》中所展现出的赎罪意识。迟子建想借《烟火漫卷》中罪过与救赎的主题警示世人,从而达到一种“净化”目的。关键词:迟子建《烟火漫卷》赎罪意识净化“...

浏览全文 阅读(30785)
人间有情 2023-11-09 08:48

摘要:乐感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情本体”又是乐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文化具有重要影响。迟子建的小说突出了乐感文化特征,并延续了中国的抒情传统,她将目光聚焦于天地自然和日常生活的人情冷暖,建构了一个“温情”世界,而支撑她释放温情与善意的背...

浏览全文 阅读(30824)

钱华王融摘要:“月亮”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基本意象之一,历来深受诗人及作家的喜爱。张爱玲与迟子建两位作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她们的小说中大量描写了月亮这一意象。较之张爱玲笔下月亮意象的“苍凉”“丑陋”“朦胧”,迟子建的月亮意象则呈现了“温暖...

浏览全文 阅读(30785)

摘要:本文将从叙事学的角度解读国内首部战疫纪录电影《武汉日夜》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武汉日夜》将镜头对准武汉抗疫期间的普通人,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多条故事线平行叙事,并结合视听语言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武汉最真实的抗疫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既是讲好中华民族...

浏览全文 阅读(30765)

摘要:2021年1月22日,“战疫”纪录片《武汉日夜》全国公映。文章以叙事学相关理论为依托,从叙事策略、叙事结构和叙事风格三方面着手分析该影片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原因:平民视角和同期声的使用,既确保了影片的真实性,也有助于增强观众的共情效果;多线叙...

浏览全文 阅读(30911)

摘要:木心小说《芳芳NO.4》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在讲述芳芳变化的同时,也在表述自己的故事与立场。一方面作品中的“我”与“芳芳”在特殊时代下的不同人生选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构成了独特的复调性叙事;另一方面作者通过“我”的回顾性叙述与体验性叙述...

浏览全文 阅读(30760)

摘要:2020年11月27日至11月29日,木心研究与华语文学教育论坛会议在浙江桐乡隆重召开。研讨内容主要有:对木心文本的深度阐释;对木心作品予以整体性把握,以此提取出木心思想的特征;以比较的视野探究木心的思想,试图呈现木心思想的个性特征;以另辟...

浏览全文 阅读(30723)

摘要:在廉政视域下新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官员可分为清廉女官、挣扎中的女官、堕落女官三种类型。主政的清廉女官集中于女作家笔下,而男作家笔下的清廉女官多是微末小吏且多是官场男性中的“知己”。坚守良知挣扎型女官多出于女作家笔下,作品将官场与情场结合在了一起...

浏览全文 阅读(30762)

李晓华杨蓝蓝摘要: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杨红樱笔下有一类“走在发展前面”的儿童形象,作家不仅展现了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机制的现有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呈现了他们在认知、情感、意志、智力等方面的最近發展区,这是一类被研究者们忽略的儿童形象,其成长小...

浏览全文 阅读(30745)

摘要:《创作月刊》是桂林文化城时期的一个重要文艺期刊,《创作月刊》中关注“创作”的理论建构以及对国外先进文艺理论的译介,为推动抗战文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把期刊打造成为引领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关键词:《创作月刊》现实主义理...

浏览全文 阅读(3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