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83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南山2020
  • 芳踪
  • 宋家园
  • 混沌虚空
  • 林沐风
  • 谷一
废墟上的回望 2023-11-09 08:48

摘要: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JulioCortazar,1914—1984)擅长通过编织梦境超越现实,他的短篇小说《另一片天空》中的主人公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从“二战”时期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穿越至普法战争前夕的巴黎拱廊街,开展自由的游历。只是...

浏览全文 阅读(31186)

摘要:村上春树对距离感的把握主要体现在写作手法、人物定位以及文学基调等方面,其中蕴含着文学、美学与社会心理上的“间”意识。写作手法上,村上春树通过冷漠锐利的比喻、情景描写的留白、模糊人物的姓名等方式保持与叙述对象的距离,建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人物...

浏览全文 阅读(31250)

摘要:“桃源”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原型意象。在物我并生的中国美学传统中,“桃源”是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浑然融合,是追求诗意栖居的精神归宿。近年网络文学中热门的新江湖小说,往往以“桃源”为原型建构了其江湖诗境,表达作者对传统诗意的继承和理想境界的追寻...

浏览全文 阅读(31192)

摘要:莫言认为《生死疲劳》全面代表自己在小说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这部历时四十三天完成的惊人之作,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笔者认为这也是莫言文学创作的里程碑之作。本文从主题、结构以及叙事和语言四个方面分析莫言在《生死疲劳》所做的创新,从而为读者...

浏览全文 阅读(31142)

摘要:相较于试图正面强攻现实的《兄弟》和《第七天》,《文城》在叙述时间上从当下后撤到清末民初,在讲述方式上从正面遭遇历史退回了早年寓言式的迂回。“文城”指涉了一种永远无法实际抵达的临界感觉叙事,围绕对“文城”的找寻余华讲述了主人公林祥福与命运抗争...

浏览全文 阅读(31150)
“璧”“玉”有瑕 2023-11-09 08:48

吴城骏杨黄东摘要:梁君璧在生活重压下养成了独断专行的性格,这种性格不仅导致了韩家上下两代人的悲剧,也使其自己的人生充满悲剧色彩;梁冰玉主体意识超前,却不被理解,只能以离开姐姐、爱人、女儿为代价来维护个体独立,但这也导致了其一生孤苦。二人分别代表了...

浏览全文 阅读(31147)

摘要:张爱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个体,在文学上有许多的开拓,尤其是对女性意象的体现很是突出。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描写、女性意识的表达、女性美的展现等。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女性张爱玲的小说是比较有特色的,除了彰显个人魅力之外,...

浏览全文 阅读(31218)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具有浓厚的反浪漫主义叙事特征。她的创作是对“五四”时期主流爱情理念的一种反拨,对“五四”以来形成的浪漫主义爱情叙事进行了独特的颠覆。本文将通过“一见钟情”的浪漫叙事解构、物欲化的爱情叙事、表现爱情“世俗性”等角度,浅...

浏览全文 阅读(31181)

摘要:1934年写就的《边城》在沈从文创作生涯中堪称巅峰之作。小说中茶峒人身上所体现出的近乎臻美的理想人性为“真正美丽庄严”的神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也使得翠翠超越龙朱等早期部落传奇主人公,成为沈从文神性人物塑造的丰碑。野性、血气的神话书写和“阿波罗...

浏览全文 阅读(31134)

摘要:自郁达夫小说问世以来,学术界对其作品的分析异彩纷呈,其作品表现出的主观抒情性特征、颓废化倾向等成为不断讨论的话题。但我们也应看到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郁达夫及其作品所具有的意义。本文将回归郁达夫小说的叙事功能,从叙事学角度切入,在分析...

浏览全文 阅读(3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