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苑
《翠苑》杂志是常州市唯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1980年创刊以来,突出了刊物的文学性特质,既具高品位,又富文学性、可读性,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喜爱的刊物之一。主要栏目有名家构筑、新实力派、常州作家、本土文本、原生写作、才情江南、毗陵艺谭、中吴风色等。
文集访问量: 10826 次
音乐列表
朱承奇每年六七月间,家里的餐桌上必定会增加这样一个汤,碧绿的传刀块丝瓜片漾在碧绿色的汤里,配着澄黄色的铺鸡蛋分外惹人食欲,这就是乡下人的家常菜丝瓜蛋汤。汤是浓稠的,其实不需加太多水,丝瓜在盐的催化下会自然从里面倒逼出来汁水,用小汤钥匙舀一口喝进嘴...
许菊兰一帘灰色挡在窗外,地面上湿润的痕迹依稀,我独立窗前,默默地看着摇曳的树木,还有湿润的草坪,那枯黄中泄露出绿意。新鲜的空气挡在密封的落地窗外,令我无法嗅到那份清新舒畅,我的眼睛在贪婪的搜索,天空里没有色彩,远处混凝土堆积的楼房挡住我的视线,还...
王莺《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笔下的一篇经典的散文,刻画的是我们常州三杰之一的瞿秋白。瞿秋白众所周知是个才华横溢,性格和行动中却有不少矛盾的这样一个伟人,梁衡想写这样的一个人,构思了六年,三次探访瞿秋白纪念馆,却迟迟没有下笔。后来从纪念馆原址上...
潘秦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走了,上帝看不得他在这个俗尘煎熬,喊他回家吃饭了。冬天来得很晚,有意在逃避什么,又似乎在等待什么。就在这样的冬日,我遇到了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我喜欢他那极具穿透力的悲情,也喜欢他对命运的不服气。我...
张羽馨时光仿佛像细沙一般从我指缝间滑落,然后渐渐地,渐渐地不知道落到哪儿去了,再也没法儿找到。于是我掌心中的,指缝间的细沙们就这么从不间断地滑啊滑,落啊落,一下子就滑落到了这个初夏。梅雨季节一如从前,雨不断地从蓝灰色的,布满沉重云朵的天空往下落,...
赵天晟对于一株树而言,用“倒塌”来描述它的生存状态似乎有些欠准确,但又确乎只能如此才是准确的。因为这一株并不高大的梧桐,一直默默地绿在高楼的背影里的梧桐,确实已经倒下了。残损的枝叶紧贴在地面,再也不能相触在风中、摇曳在雨里,只有几根当它站立时无法...
王才兴打开黑陶的《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仿佛翻看一张张尘封已久的黑白老照片,悠悠的时空记忆里,那物、那景、那事、那人,古老而亲切,久远而温馨。扑面而来的是缕缕江南的气息,那烫着江南烙印的草、花、竹、树、石、烟、火、茶、酒、溪水、古道、码头、古...
岜沙的树贵州岜沙苗寨,是以枪出名的。据说,当年政府在禁猎缴枪时,岜沙人死活不肯交,颇有人在枪在的架势。最终,政府考虑到岜沙人的特殊情况,破例同意他们保留枪支,但不准打野生动物。于是,岜沙便有了“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的美誉。不过,听一位持枪的岜沙人...
杨献平在乡村,所有光明和黑暗,最先从村庄两边的山岭升起和降临。山坡、地沿和河沟的茅草刚刚发生,像一群调皮的孩子,趁着春风,努力扑腾嫩黄的翅膀,虽然一直紧贴地皮,但它们是有飞翔欲望的,像法国诗人博纳富瓦的诗句所表述的那样:“热闹得像一场雄伟的事业”...
顾小英我是在新学期开学两周后见到孙大浪的。那天早晨,我刚跨进办公室门,屁股还没坐定,就见两个外地人模样的男子带着个半大孩子走进来。一个四五十岁,又黑又亮的宽脸膛上泛着油光,粗布衣裤,脚上那双黄色回力球鞋沾满了泥巴;另一个瘦高个二十四五岁的模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