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自创刊以来,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现已出版150期,刊登杜甫研究及中国古典诗歌、唐代文学研究学术论文近3000万字。本刊为季刊,辟有“杜甫研究”“杜诗研究”“杜集文献研究”“诗圣遗踪遗迹考”“域外论杜”“浣溪丛语”等主要栏目。另外,杜诗作...
岁值辛丑,《杜甫研究学刊》迎来了创刊40周年。1981年初,由成都杜甫研究学会、成都杜甫纪念馆主办的《草堂》应运而生。张秀熟、冯至、缪钺诸先生撰文志贺,启示后人。在创刊号的《编后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草堂》作为一块新辟的研究杜甫的园地,需要...
张月为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1年8月20日,由中国杜甫研究会、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四川省杜甫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第四届全国硕博论坛”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举行。来自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清...
葛景春李白的《大鹏赋》与杜甫的《雕赋》是唐代咏物赋中的名赋,向来评价甚高。李白同时代的诗人任华说:“《大鹏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否?”元人祝尧有言:“太白盖以鹏自比,而以希有鸟比司马子微。赋家...
周睿近年来,英语世界的杜甫翻译与研究可谓成果丰硕,大量严肃学术成果涌现而出,一些大众普及读物亦被推介到中国,为国内学界所关注,形成了“研究之再研究”的新风气。截至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或者说近五年来,北美汉学界杜甫研究的最新成果当以一全译、一会议、一...
王猛近20年来,北美的中国文学研究声色渐开。先后有《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学史》和《剑桥中国文学史》出版。21世纪以来,在“理论终结”的背景下回归文本、史料和文化史研究,是北美杜甫研究的一条主线。包涵杜诗的文学作品集、文学史也相继在这一时期出现。而2...
毛婷婷仇兆鳌的《杜诗详注》是清代注杜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在整个杜诗学史上也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自成书之日起,便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后世杜诗研究的学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浦起龙的《读杜心解》和杨伦的《杜诗镜铨》都引用了仇兆鳌《...
占如默一、引言杜堮,字次厓,号石樵,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于咸丰九年(1859),是山东滨州杜氏家族三宗(景和)二支(勋)十四世孙,是清朝中期享有盛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其文集《石画龛论述》共二十四卷,由杜堮本人用楷体或行草书写,...
魏娜自注与他注是两种不同的诗歌注释形式,前者是作者本人的阐释说明,而后者则出自他人。诗歌自注在南齐时期才出现,时间上明显晚于他注,而诗注主流也一直是他注而非自注。尽管如此,由于出自诗人之手,自注作为解诗的钥匙甚至了解时人时事的线索,自然具有极其珍...
彭燕赵国庆郭知达,《宋史》无传,生平不可详考。今仅知其为蜀人,淳熙中知成都府,编刻《校定集注杜诗》。此本系目前成书时间较早且保存较为完备的宋刻杜诗注本,其中引录其乡人杜田、师尹和赵次公注甚多,以赵注为最多最详,其存录之功不可没。郭知达《校定集注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