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选刊
《杂文选刊》创刊于1988年8月,最初名为《杂文家》,1993年更名为《杂文选刊》。杂文选刊》的办刊宗旨是“为百姓代言,替民众呐喊”,其目标是繁荣杂文、普及杂文。
文集访问量: 14210 次
音乐列表
晋永权俯仰之间皆为陈迹。恍然之间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二十年,但“世纪末的怀旧情绪”还在延续。怀旧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大行其道的公共情绪,通过一张张名家照片、大众熟知的历史节点图像,来建构关于我者的故事、他者的想象,甚至家国叙事宏大主题,这一切都是合...
朱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全国上班族拿着差不多的工资,然而也不能说全都一般穷,也有特别穷的。上海每条弄堂里都会有几个捡垃圾的人,他们以此为生,大多没有本地户口,属于传说中的盲流。虽然那年月,中国人的着装被外国记者讥讽为“蓝蚂蚁”“灰蚂蚁”,拾荒者却...
班超我们没必要万事一致!老实说,我们不需要在每一件事上都持相同的想法。我们有各自不同的背景、文化、观点,它们都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分歧十分重要。人们往往习惯于生活在回音室中,耳畔环绕的全是相似的声音。但这样会扭曲我们的思想,制造平庸、陈腐,迟钝个...
张佳玮一个围棋手,应该长成什么样呢?大家多半觉得,该像吴清源先生那样仙风道骨。事实是,他老人家少年时,也确实生得好。川端康成的《名人》里,描述吴先生少年时的模样:“他身穿藏青底白碎花纹的筒袖和服,手指修长,脖颈白皙,使人感到他具有高贵少女的睿智和...
黄执中一杯温水想要让人觉得热,该怎么办?先让他喝杯冰水就好了。想让人覺得凉呢?那就先让他喝杯热水呗。你看,水本身的温度并没有变化,但是“解释框架”变了,同一杯水就可以解释成不同的感受。据说,李世民有一次在花园闲逛,顺口夸了句“好一棵大树”,身边大...
游宇明我不太喜欢与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做朋友,这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抱怨:别人的官比他大,他认为人家一定是“跑跑送送”;别人的钱比他多,他觉得人家绝对是“坑蒙拐骗”;别人的名比他响,他推定人家一定是“炒作造势”……一句话,在他心中,生活从来没有公...
黄超鹏吃什么饭不重要,重要的是与谁吃。师生宴、生日宴、满月宴、结婚宴……以收礼为目的宴席都像鸿门宴。民以食为天,不吃饭就像天塌了一样严重。没有什么矛盾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醉翁之意不在酒,众人之意不在饭——在乎“局”也。小飯桌就是大...
阿浓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语录:“当真相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了全城”。谎言为什么跑得那么快?因为人心让耳朵对谎言不设防。人心有恐惧,谎言就是要使你害怕。哪怕绝无可能的事,多听几次就会相信,所谓“三人成虎”。哪怕是最相信儿子的曾参母亲,三次听说“...
张佳玮我小时候被灌输过许多规矩:拿筷子不能拿得太低;吃饭的时候要端起碗;长辈给压岁钱一定要推辞;长辈递碗一定要双手接;一碗荤素搭配的菜上桌,不能紧着吃肉……那个年代,孩子中午在学校吃食堂,都自带饭盆、勺子,所以我喜欢用勺子吃稀饭,筷子使得不算利落...
易中天有句老话,叫“男怕选错行,女怕选错郎”。当然,读书也一样。读书当然不等于娶妻嫁人,非得“从一而终”一辈子厮守不可。但这决不等于说读什么书是无所谓的。书的意义,有时比配偶还重要。因为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些书会影响他一辈子,甚至决定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