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选刊
《杂文选刊》创刊于1988年8月,最初名为《杂文家》,1993年更名为《杂文选刊》。杂文选刊》的办刊宗旨是“为百姓代言,替民众呐喊”,其目标是繁荣杂文、普及杂文。
文集访问量: 12857 次
音乐列表
陈卓手机的摄像头,有人觉得是圆的,有人觉得是尖的。在山西晋城高平市,人民医院的一位护士在屋里看手机时,就有人偷偷把摄像头瞄准了她。一位姓刘的女士说,她的孩子感冒发烧38.6℃,在医院做了化验等结果。她坐在大厅喊了几遍,问什么时候出结果,一直没有人...
李良旭一道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目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办?”一个学生答道:“我自己吃。”结果,被老師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孩子的父亲感到很困惑,觉得孩子这个问题没有回答错,怎么打了个叉?于是,他找到了老师。老师听了...
彭超以为选片前已做好功课,走进影院才知道上了好评的当;以为新出大剧热度高、评分高,充了会员追起来才发现是“坑”。如今文艺市场,不仅影视剧,就连某些文学作品也难逃口碑“翻车”现象。某种程度上,文艺批评是“避坑指南”,但何以頻频成了“挖坑指南”?恐非...
傅亦武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大大小小的皇帝有上百个,其中不乏爱折腾的。不过,像汉灵帝那样,把整个国家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可谓独树一帜绝无仅有。汉灵帝刘宏,是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玄孙。皇家大都支系繁多,爵位代代削减之后,刘宏只从父亲那里接了顶解渎...
李任飞公元前539年春天,晏婴出使晋国归来,遇见一件怪事——自己家的房子不见了。什么人这么霸道?大臣的房子都敢强拆?结果一问,这个拆房子的人确实霸道,他就是国君齐景公!齐景公为什么要拆晏婴的房子呢?他并不是想弄得晏婴无家可归,相反是在原地建了一座...
卫建民记得20世纪80年代,在文玩市场,以及一些家庭的厅堂里,经常能看见郑板桥“难得糊涂”的书法拓片。在“扬州八怪”中,郑板桥不是领军人物,但他在民间的名气最大,他的名声,是和他画的竹子连在一起的。谈到画竹,内行外行都绕不过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
游宇明人生在世,得有点骨气,与有悖于己的事情较较劲儿,有时也是骨气的表达。当然,不同的方式带来的效果大不一样。曾国藩曾给咸丰帝写了一道《应诏陈言疏》,对当时的官场风气提出了尖锐批评: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
赵畅公元1048年春,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期间,在大明寺西侧辟地建了一个供人游憩、雅集的场所,称为“平山堂”。堂前他亲手种下一株垂柳。一年后,欧阳修移知颍州(今安徽阜阳市),百姓感念他在扬州的德政,将这棵柳树亲切地称为“欧公柳”。北宋徽宗年间,另有一...
子沫一位朋友,是个相当有原则的女人。如今,她女儿已上大学了,她的精气神依然保持得很好。她从女儿三岁开始,就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她想了个办法:家里三间房,每天晚饭后三个人各进一间房,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读书、看报、画画,三十分钟内互不打扰。这...
黄小平下棋,看出好棋的,常常是局外人,偶尔指点一二,往往能使局内人反败为胜。局内人在局内,本该看得更清楚,为什么却是在局外的人,看得更明了呢?下棋的局內人,因为有输赢,有得失,反而会被这些影响、干扰,集中不了精力,也就看不明白,看不明了。而不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