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雨1921年10月13日,时为北京《晨报》赴俄特派员的瞿秋白与李宗武一同去参观过距离莫斯科西南约四百余里的清田村。清田村,即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村,俄语意为“明媚的林中空地”,是一代文豪托尔斯泰的诞生地,托尔斯泰在这里写下闻名世界的《安娜·卡列尼...
宫立河北师范大学卞之琳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的《卞之琳译文集》和2002年10月出版的《卞之琳文集》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的《卞之琳作品新编》几乎涵盖了卞之琳所有的著译。随之卞之琳的佚简也不断被披露,百花文艺出版社20...
采访/整理王雪刘锡诚先生1935-1977年期间背景:1935年2月21日(阴历正月十八),刘锡诚出生于山东昌乐县朱刘镇郑王庄。父亲是农民,有一定文化,可以读书识字。在战乱和夜盲症的困扰中,刘锡诚完成了小学和中学学业。1953年9月,爱好文学的他...
北塔中国现代文学馆1919年11月16日,茅盾给郭虞裳写了一封信:虞裳先生:今天接到先生的信。我那篇《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感想》,现在想去,简直是乱想。我那时有两个感想:一是根据滑德的话,以为女子解放原来是为社会进化,所以我杜撰的解放定义是不仅做到...
李延芳本文作者(右一)我的家乡按照土改时划的成分,我家在村里属于中农,有十几亩地,我爷有两个儿子,都住在一起。我出生时大爷(当地称呼,指父亲的哥哥)已经在一次车祸中去世,大娘和儿子住在北屋的东厢房,我和父母住在西厢房,爷爷和两个姐姐分别住在南屋的...
石兴泽聊城大学1931年,享有世界声誉的历史学家陈垣在傅斯年的积极推助下出版了《敦煌劫余录》,陈寅恪应邀为之作序。在这篇著名的序中,陈寅恪写下了那句颇有影响的话:“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多少年过去,“敦煌伤心史”屡屡被人提起,甚至将其刻在...
北童敦煌艺术研究中心青年李贞伯在敦煌研究院许多公开的老照片下面都标注着“李贞伯拍摄”的字样,李贞伯是怎样一个人呢?许多人对李贞伯的认识可能就仅限于莫高窟一位老摄影师罢了。而当我们拨开岁月的尘埃,走近这位已故的老先生后,就像认识了莫高窟的一幅隋唐壁...
屈全绳原成都军区副政委1975年,孙国璋(右二)与段文杰等考察新疆石窟最近笔者收集敦煌学专家的资料时才发现,孙国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女学生,是离开中国科学院北京考古研究所投身莫高窟研究最早的女学者。大象无形,大音...
马德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的老辈专家史苇湘、欧阳琳伉俪先后于2000年和2016年去世。作为后学,每次缅怀两位老人的艺术和学术成就,追忆与他们一起度过的岁月和受到的教诲,思念之情久久不能释怀。与敦煌一见钟情1943年9月,四川省立美术专科学校迎来了...
远近敦煌艺术研究中心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举办的张大千敦煌壁画临摹展,点燃了他胸中追求敦煌艺术的圣火。到敦煌的前数十年里,他被敦煌壁画的精美绝伦折服,他秉烛面壁,寒暑孤灯,临摹敦煌壁画达到380幅,被称作“敦煌痴人”。80年代,在他的领跑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