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宇福州大学人文学院1942年的莫耶一在闽南,见得最多的是红砖建筑。闽南人像省城福州人一样,习惯把房子叫“厝”,在闽南,红砖古厝比比皆是,极富闽南建筑特色和审美韵味。而在厦、漳、泉——闽南金三角西北部的“中国乌龙茶之乡”、名茶“铁观音”发源地安...
李延芳本文作者准备解放台湾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正式签字后,我随部队转到辽阳机场,进一步学习飞夜航和复杂气象。虽然历时近3年的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但战争的烟云并未散去。美国不仅与南朝鲜签订了《美韩协防条约》(草案),也决定协助台湾防守台...
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秦文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提出了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划时代战略方针。毫无疑问,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如同一声春雷,预示着中国这头沉睡了多年的雄狮,将彻底地甩掉束缚自己手脚的锁镣,要呼啸出征了!然而许多人不...
慕津锋中国现代文学馆1923年1岁1923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赫山房。取名查良镛,小名宜孙,父亲查枢卿,母亲徐禄。1929年6岁入村口巷里第十七学堂就读。1930年7岁高小转入袁花龙山小学堂。1931年8岁阅读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
张旻昉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修正过后的《天龙八部》近一百九十万字,是金庸作品中字数最多的,比他的压轴巨著《鹿鼎记》篇幅还长。《天龙八部》的故事背景,涉及范围层面极广,仅其中地域就遍及中原、大理、辽、西夏、...
阿木中国现代文学馆金庸致杜运燮的信:运燮兄:数年来虽疏于通候,时在念中。得悉吾兄安健,至为喜慰。吾兄退休后仍致力译著,质量俱丰,弟仰羡不已。仲湘先生大作甚多独到之见,已安排于《明报月刊》近期刊出,感谢吾兄荐介。谨驰书问安,尚祈珍摄保重。此请大安弟...
曹纪祖四川省作家协会“名家看四川”,是四川省作家协会的一个品牌活动项目,十几年来延续至今。2004年,金庸入川,可以说是这个系列活动的亮点。作为武侠小说的大家,金庸先生拥有众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因之,他入川的名人效应,是不言而喻的。其时,我在...
彦火香港《明报月刊》《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首部英文全译本关于金庸作品英译本,最近又有新的进展,令人感奋!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2018年2月22日由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MacLehosePress)全球发行出版。这是该书首...
潘韵如香港浸会大学《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金庸本名查良镛,金庸是“镛”字一分为二而来的。金庸小说的热潮由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庸的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报纸,后印刷成书,家喻户晓。罗孚(本名罗承勋)是金庸的伯乐,在罗孚的鼓励与推动下,金庸才开始...
杨宝怡香港岭南大学“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指的就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几乎没有不看金庸小说的,他的作品席卷南北,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很多作家成名以后笔名为人熟悉,而原名被笔名淹没,鲜为人知,但金庸却不在其中...







